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1、认清并接受「痛苦」的能力。
实际上,即使你非常热爱也好,能获得足够多的反馈也好,只要你在前进,就意味着你必须克服困难,必须遭受挫折,必然会产生放弃心理的,就必须是要痛苦的,这些痛苦不认清并接受,很容易就破罐破摔。
很多人以为天梯只会往上伸,发现曲折之后,就很懊恼。
喜欢村上春树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有跑步的爱好,还参加过铁人三项,写了本很有趣的书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个句式一度成为经典。
他在书里写到这样一个经历:
我曾经采访过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在他退役就任S&B队教练后不久。当时我问道:“濑古君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怒目圆睁,然后用了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濑古君的回答让我从心底感到松了口气。啊哈,大家果然都是一样的。
对啊,认清了这一点,你才会知道,
即使是那些牛人,也会迷茫,也会抗拒,你才会不断地尝试坚持。不过他们比你更容易控制自己,自控力,更加容易坚持,自侓。
2、接受「循序渐进」的能力。任何结果不可能一触而就,饭再必要 也是一口一口吃,吃快了就会卡嗓子不舒服。你要有相信等时间出结果,可能需要很久很久。
我们现在的人大多焦虑躁动,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不断在增加,互联网填平了「信息差」,却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你想要的太多,而你自己做的事情,准备工作太少,所以你着急,静下心来 打磨自己的自己。
例如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还没踏出社会之前,就总觉得十万八万都是小钱,因为在各类社交媒体上,那些25岁年薪百万看起来还不用干活的人比比皆是。
然而踏出社会之后,面对仅够生存的工资,于是做什么事情都想要速成,开始疯狂看各种《7天学会理财》《899教你月入10万》,然后幻灭。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我们通常能够在物质领域理解并接受「循序渐进」的道理,但是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是个人品德方面,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们容易忽略的是,个人的发展,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我们承认猪是从猪仔慢慢变成肥猪的,但却很轻易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能一下子提升到大神的境界,或者说,原本拿着3k的工资,却总觉得自己现在就值得一份3w的工作。
所以啊,我们总有一种倾向,把应该用来培养自己成长的资源,浪费在很多假象上。
成长有阵痛期,任何收获都得有一个过程,明白这一点,才不会让自己浮躁得什么都做不了。成长就是痛苦的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现状 你才能真正的和以前的自己不一样,才能改变自己。
3、凡事先「起步」的能力。
先完成再完美
成年人缺的从来都不是机会跟想法,缺的永远是起步。也许完美根本就不存在。
例如明明想要跳槽很久了,却迟迟没有把简历投出去;明明喜欢摄影,想要靠摄影赚钱,却不敢大胆把自己的作品发出来。
凡事过度准备,就会产生退缩心理,而退缩心理,又会加成过度准备。
其实你只要去做,就已经超越了80%的人,找一样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然后二话不说,在现有的条件下立马运转起来,你才会遇上真正的问题,而只有遇上了问题,你才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跟方法,才能快速积累出经验。
这些都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却半点没有犹豫就起步去做的结果。
4、放弃「面子工程」的能力
很多收入并不是很高的老同学,即使是在大城市工作,也都倾向于把工作后的第一笔大积蓄,用来买车,甚至没有积蓄的还想办分期。
试想一下,在大城市工作,开车去上班吧,不实际,靠车子涨值?那就更不存在了,为的是什么?
其实大部分都是面子工程,经不起推敲。
车只是个例,还有很多事物,压根就不是必须品,比如高端的电子设备,超支的旅行等等,
只不过能在别人面前能带来短暂的优越而已,却要花掉我们大部分积蓄,甚至背上贷款。
其实在我们还什么都不是的阶段,@最主要投资的,
应该是我们的大脑跟事业,投资自己的未来。
每个月花上部分存款在学习上,或者反哺自己正在或者即将从事的工作,
这才是跟同龄人区别开来的关键,这是人与人拉开差距关键动作。
但每次我这样说的时候,总是有人反驳我说,能带来优越感的东西,也能吸引来资源。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把自己的跃升,赌在了别人的认可之上,而不是自身的实力,说白了,
就是想靠虚假的表象骗取外界的认可跟机会。
不说那些给机会的人没有那么傻了,即使得到了机会跟资源,也会凭自己的实力输光。
5、正确「模仿」的能力。模仿一个你想成为的人,他现在已经做到你想的样子,你去模仿他。
很多人却天生有一种偏见,总觉得模仿别人很掉分,缺乏创新。
但事实上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你是学习还是进入某个行业,
前期的模仿一定能让你快速成长,
虽然不能助你到达顶尖的水准,至少你可以通过模仿很快地度过新手期。
讲个小故事:
我一个朋友,当时他们学校有3个个人校园公众号,他想做第4个,于是跑来问我,我的建议就是疯狂模仿前面“三座大山”,他们有的功能,你要有,他们做的活动,你也要做,等到差不多有点起色之后,就转人性化运营,因为前面3个就好像干巴巴的功能号。
后来就真的做起来了,虽然粉丝没有前3个那么多,但后面人性化运营之后,就成为了学校第一。
正确的模仿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①模仿的目的
模仿不是为了做得跟别人一模一样,
而是为了更快地切入,达到中等水平,
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特点,突出优势。先模仿,先动作起来,再完美。
②模仿的对象
水平一定要比你高,但也不能高到你匹配不来的地步,
不是越高越好,一定要结合自身,
在你前面,但你跟得上,这种程度是最好的。
③控制风险
每次尝试,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
比如说他代理一个产品,赚了一大笔钱,
你就屁颠屁颠去屯了一大堆货,很有可能事情就要黄,
因为你没提前看看自己微信里的傻子够不够多,就是这个道理。
6、舍弃沉没成本的能力。
一本书看了三分之一,发现毫无价值乐趣可言,但你总是忍不住看完它;
一部电影看了三分之一,发现完全就是大烂片,但你宁愿坐在那里骂骂咧咧,也不愿意节省起这个宝贵的娱乐时间,毕竟来都来了......
很多时候,舍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纠缠于“做都做了,来都来了”,只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
及时止损
7、用共情控制情绪的能力。
很多人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因为共情的能力较弱。
比如说一个老爷爷在你前面慢慢吞吞地开车,你脾气一上头,就差下车打人了,但如果你转念一想,如果这个人是你爷爷呢,你会希望别人那样骂他,甚至要下车怼他吗?
经过这一想,你的心情就会平复很多。
这就是简单的共情,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生气就能解决的,甚至会让事态更严重
,所以,平时多练习自己的共情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为人处世会顺滑很多。
人的链接 在与价值,如果没有价值就多吃吃饭。
8、干脆拒绝别人的能力。
以前我就是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扭扭捏捏地接下别人的请求,扭扭捏捏地完成,
最后还可能换来背后的骂名,
能帮或者不能帮都要干脆一点,
那些经常要叫你难堪的人,也不是什么值得珍惜的
9、逃脱环境的能力。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特别重要,
尤其是需要避开那些打击你成长的人。
这种打击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环境同化】,
一种是【见不得别人好】
环境同化属于被动
比如你周边那些不思进取的朋友,
每天打游戏刷剧,赖床,
长期处于那种环境之下,
你很容易被他们同化掉,
人很难抗拒环境跟规律。
见不得别人好属于主动
比如你想提前好好准备期末考试,
身边的人吐槽你说,没挂过科的大学不完整;
再比如说你并不想抽烟喝酒,但周围的人会故意递烟给你,倒酒给你,还用教导的语气教训你,不抽烟不喝酒算什么男人,一两个我们还能对抗,但要是周围的人都这样主动攻击你呢,大概率你会沦陷的。
你一直顾及情义,
他们却只想拖你下水,
所以,身边有打击你成长的人,一定要尽快远离。
真正的朋友是让自己快乐,并且进行成长的。
真正有价值的社交,是相互扶持,而不是把别人拖下水,是你+我=未来无限可能。
10、珍惜「幸运」的能力。
比如说走到路口的时候,刚好是绿灯,比如说走到上地铁,刚好有座位,
要心存感激跟高兴。
虽然听起来像鸡汤,但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
练习感激,
有助于培养积极心态跟提升幸福感。(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
11、持续作一件事的能力。比如说学习英语,然后通过四六级。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胜过你把一千件事干得平庸。
在《浅薄》这本书里说到这样一个观点:
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要搞多任务,并不是因为他 们擅长多任务,而是因为他们大脑硬件有问题——他们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
其实把时间线拉长,也是一样的,
那些动不动就转行的人,
也往往是那些没办法在一个行业里扎根的人。
我们经常说匠人精神,就是说持续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能力,就不说什么日本匠人了,像薇娅,李佳琦这种人,
也是持续深耕直播行业,才有今天的地位。
不是说人人都要成为什么匠人,只不过如果你要以某个行业作为出头的底气,
那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匠人精神。一种专心致志的能力。
12、认清「目的」的能力。
有一句话很扎心:
我们把事情干着干着,
就把干活本身当成了目的,
而忘了干活的目的是获得价值!
有点抽象,打几个比方。
比如说你准备健身,你原本是想获得一个好身材,然后动着动着,就变成了划水,虽然一直跑健身房,但身材不见好,
只在意自己有没有运动,却忘了原来还有个肥要减。
比如说你想靠写作多一份收入,然后就埋头狂写,
虽然写得很多,但是没有反馈跟学习,
写作水平半点没有进步,依然没能达到原本的目标,
反而是用“自己在写作”这样的借口在逃避问题。
真正在做事的人,他们关注的点,是在创造价值上,
也就是结果,一定要把事情做完。
13、为他人鼓掌的能力
卡耐基认为,在智商跟套路都泛滥的时代
,用心成了唯一的技巧
,而给他人点赞成了一种极有教养的产物,看到好的回答,「基于认可」,给君佳点个赞,让答案留存在你的页面,也间接给了作者鼓励,是双赢。
14.对自己狠心的能力
没有做到成绩,什么都是浮云,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你过得好不好,他们看不见你背后的付出。
如果还想看后面的相关,记得点赞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