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书会说是开篇,并不是读“序”或者是本书的“第一篇”,而是从中间选取了《宰予昼寝》这一篇来读。说是开篇也因为它是依莎老师给我们的特别课程,论语故事共读试听课。
“论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每个人都会说出几句,可是这本日本作家下村湖人的《论语故事》,从开始读到今天,我都觉得好深奥,很难懂。就像书友说:“把书读厚再读薄。”那么就更加显示孔子思想的高深,更加坚定了要跟随老师专门学习的心。
我们整整学习了三个小时,还是意犹未尽。第一部分是与依莎老师的连线学习,首先依莎老师对为什么共读有她的分享。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自己读书时多关注自己个人喜好相同的内容,会错失20%的部分,那是我们的盲区。如果说本书是一面清澈的镜子,让每个人照见自己;那么一群人共读,就像多面不同角度的镜子,让我们得以发现自己视觉的盲区。大家一起读,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对故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带着时刻观照自己的觉性与书友一起学习,可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思想、言行模式,在反思和反馈中踏实成长。
与老师 共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读原文”。大声朗读,我们八个人分段把这个《宰予昼寝》故事通读,我也读了一段,还读了好几个错别字。(白天自己读了一遍,听了一遍,发现自己还是没读明白)
第二部分,共参(一边读一边思考),带着三个问题:
1,读的过程中有哪些是没有读懂的?
2,哪些内容是有启发的?
3,书中的故事讲到的哪些言行让我们看到自己?我们有哪些做到了和没有做到的?
共参开始,海平第一个提出不理解的两个点:“怀疑别人,是多么的寂寞呢。”中的“寂寞”的含义,和 “滋生一种以前未曾体会到的缺陷感”中“缺陷感”的含义。
当我们还在纠结书里的故事与我们之前学习的论语的解释不太相同时,依莎老师让我们反求诸己,是不是在学习中,过于先入为主?没有打开心扉学习,对新说法的接纳是不是不够?是否带着开放的心态,谦卑的心进入一段新的学习历程?
当宰予迟到后,孔子课上课下都谆谆教导,学生是否会完全吸收?习性上不被批评都是高兴的,但是批评后内心的良知有没有被撼动过?我们对故事的理解,从“白天不可以睡觉”,到“白天睡觉找借口是不对的”。宰予一直以来是不是都习惯迟到?还是对时间没有观念?当“人心”与“良心”较量,当我们足够重视的时候,是不是就不应该为迟到找借口?在“心术要正”的前提下,面对过错也是为了“心性成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有盲区,人性有弱点,不管这件事自己有没有错,都应该先“照”一下自己,不能失去面对错误时反思的勇气。
云琪提出:“犯错误时辩解是不对的,但是不解释是不是也不太好?老师说:“做事deq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时的心。当心中真正意识到自己犯错了,无论怎样处理,都会被感知的到。”人心与天理,人心与宇宙,关于“天”的解释,我们还需要很高智慧的支撑。
依莎老师的领读结束了,我们还是有点云里雾里,接下去我们跟黄敏老师接着读。我们发现了孔子教育的层层递进,“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以一起学习,不一定要走同一条路。可以走同一条路,不一定成为同一派人。可以与他成为同一派别,不一定要像他这样灵活处事。”要善用情绪,不是要没有情绪。我们回忆了之前学习的觉知的四个层次。善与恶皆为我师!结合小伙伴自己的例子,觉醒自己,放下对错,降低对他人的期待,遇事先观自己,修自己。
最后看看小伙伴的反馈吧!
共读前,看了2、3遍,基本上停止在浅层的了解,通过共读和讨论,还有老师的答疑,大家共悟,打开了多维度阅读,多角度去思考,喜欢一起品读交流碰撞的思维,感受到能量的流动。向生活来反观自己,由内向外打破,学习成长。
读论语故事,借事观己,想想自己平时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言一行,起心动念,修心修行。喜欢大家一起逐行逐段细细品读,有深度有疑惑的地方停下来讨论,各抒己见,这样的读书方式更加深入了解书中精华。正如黄老师说的:再厉害的人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通过大家的交流探讨,多重角度解读,疑惑便豁然开朗。很幸运和大家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成长!
喜欢这种读书会的形式,线上老师做总体方向大的导读,线下有带队老师逐一分析一遍书中内容,加上不同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书的内容更丰富,更饱满,做到真正领大家读懂书中内容。我是一个尊奉“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时”的人,对任何事都持怀疑的态度。由于文章刚到手,自己看了两边遍看不懂,包括文言文部分也包括现代文部分,我在网上查阅各个版本对于这个故事的解读,选择我认为对的和我相信对的部分的部分理解和记忆。如果说宰予昼寝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什么?原故事让我认识到了解一个人,不但要看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看到事件背后真相,不要被表面现象影响你的判断;对事物的认知随着自己经验和认知丰富是会改变的,不同时代标准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成功看的是他的长板,不是他的短板。
我们共读的成语故事新编,我的理解是倾向从教育的角度解读这个成语故事,通过细腻的文字再现当时的情境。从师生的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我觉察自己言行上的过失,由内到外的进行改变。通过特定环节文字的巧妙运用而设定思维门槛,让读者产生疑问,引发思考 ,有困就需要思考和多遍阅读 ,引发更深层思考,从而真正理解作者的设计意图。
我觉得如果单单自己读的话是会有些枯燥和不容易懂的地方,但是大家一起共读,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把书中的智慧渗入生活。依莎老师推荐这本书,肯定是有她的道理,参加了多期读会书,从刚开始的时候略有压力,到现在发自内心的想要去读,感觉不一样,跟智慧的你们学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