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狄更斯的经典小说《双城记》开头,放在这儿并不过时。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便利性的信息,从未像今天这样随处唾手而得;也可以说,这是最坏的年代,海量的信息,塞满了我们的碎片化的阅读。信息瞬息万变,为什么要重读经典?
流行畅销 Vs. 经典名著
经典名著和畅销书最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对人类历史进行缩放,我们会发现,畅销一时的书像是偶尔璀璨的流星般一划而过,而经典文学作品,就像那亘古不变的恒星,指引后来者黑暗中前进的方向,甚至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畅销书都如流星般消逝。有些畅销书,一出现,就能被火眼金睛的伯乐识破,成为经典作品。但这样的优质的好书,往往混在一堆鱼目混珠的畅销书里,该相信哪个伯乐?谁也不是未来穿越回来的后人。你很难知道,当代的作品,哪一本必将流传万古。经典名著就不必担忧这样的囧况,你完全可以大胆放心的挑选,因为时间已经帮你验证过。
经典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意大利当代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到,“因为经典作品值得一读再读。每一次重读经典,都是一次新的阅读体验。” 就如同一千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能提供的,是同一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上,你可以读出不同的人生感悟。而这正是经典名著的魔力。
而朋友圈里的阅读,很多文章我们即便收藏了,从未如当初设想般,一再回看。因为这些文字自身时效,很容易被遗忘。而另有些作品被丢弃,仅仅因为我们拥有的一定的成长经历和社会阅历。记得年少时曾追过小鲜肉F4《流行花园》,现在看,那时痴狂有点不可理喻。但同时期阅读经典的经历,却恰恰相反。年少时候,读《红楼梦》时囫囵吞枣,不懂“巫山云雨”,不解“黛玉葬花”有何忧。而今再读《红楼梦》,每读一遍都会发现,文字背后隽永的诗意和美感。经典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经典作品,往往自带阅读门槛。
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经过时间的检验,是因其文字饱含人类普世价值,真、善、美的传承和深刻探讨。其内在的思考,具有可持续性、连续性、前瞻性。《红楼梦》字里行间,预告了封建王朝没落的结局。这彰显的经典的门槛。读懂经典作品,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人生阅历的历练。譬如说,在那些读不懂,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读者眼里,直白的性描写,就等同一本《王二风流史》似的小黄书。
明明经典作品更具有闪光点、营养价值,为什么我们还沉溺阅读,那些话题性的畅销书?因为大众更愿意选择“消遣式阅读”。简单说,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取悦自己。那些晦涩过时的经典作品,自然拼不过,某些竭力讨好读者的畅销书了。那些标榜“有趣、有用、有料”,最终给我们一种虚幻的“得到”的感觉,但实际上读完又似乎失去点什么。
经典作品是写作者的源泉。
这也是一个写作者最好的年代,内容的发布,从未像今天这样快捷随意;这也是写作者最坏的年代,内容的品质,从未像今天这样庞杂混乱。大师随处可见,大师无处可觅,这样的矛盾,每天都在上演。想不误入歧途都难?!重读经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