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项羽破釜沉舟解了巨鹿之围,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然后司马光开始交代刘邦这条线。
《资治通鉴》原文:春,二月,沛公北击昌邑,遇彭越,越以其兵从沛公。越,昌邑人,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也。”诸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令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遂助沛公攻昌邑。
彭越其人
刘邦进攻昌邑。昌邑隶属于砀郡,在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南,这场战斗本身并不算重要,但是,经此一战,刘邦又结识了一员猛将,就是大名鼎鼎的彭越。彭越是昌邑人,在巨野泽中落草为寇。所谓巨野泽,原名大野泽,其实就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今天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境内的一大片湖泊。早在《尚书·禹贡》就有记载,《尔雅·释地》历数天下十大湖区,所谓“十薮”,头一个就是“鲁有大野”,说的就是这个“巨野泽”。这个地方在文化史上大名鼎鼎,因为“孔子修《春秋》,绝笔于获麟”的“获麟”事件就是在这里发生的。今天每个中国人其实都知道巨野泽,但不是因为孔子,而是因为一部书。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也就是王安石变法的时代,到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黄河多次决入该湖泊,使水面再次扩大,据说有八百里之广,后来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梁山泊”。我们要知道在梁山好汉演绎出水浒英雄之前的一千多年前,已经有彭越在这里上演过一段江湖故事了。
陈胜、项梁起兵之时,巨野泽间百余名少年纷纷效仿,这帮少年因仰慕彭越的大名,找到彭越,非要认他当带头大哥,彭越委婉拒绝,少年们不依不饶,坚持要认大哥,彭越才勉强答应。彭越当上老大后,开始立规矩,说:“明天日出之时我们还在这里集合,正式起事,不准迟到,迟到者斩。”第二天,迟到的人稀稀拉拉有十几个,最慢的一位中午才到。彭越发言了,意思是说:“我已经一把年纪了,你们非要我做头领。我既然答应了你们当老大,你们就应该听从我的号令。昨天约好的事,今天还是有这么多人迟到。本来迟到的人都该杀,但是人太多了,那就只杀那个到得最晚的人吧。”少年们却都笑了,觉得彭越只是吓唬人而已,没想到彭越是认真的,亲手斩杀了那个迟到的人,然后设坛祭祀,发号施令。这一下,少年们都吓坏了,马上都乖乖听话,没人还敢抬头直视彭越。彭越就这样把一帮懵懂少年打造成了一支正规部队,开始一边攻城略地,一边收编散兵游勇,队伍迅速扩充到千余人。正值刘邦攻打昌邑之际,彭越协助刘邦一起攻打。
《资治通鉴》原文:昌邑未下,沛公引兵西过高阳。高阳人郦食其,家贫落魄,为里监门。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人,食其见,谓曰:“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吾问其将皆握龊,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高阳郦生
前文讲到,彭越配合刘邦攻打昌邑,但是并未攻下。刘邦也不恋战,因为刘邦的战略目标是入关,至于从哪里入关并不重要,此路不通换条道走就是了。而刘邦与彭越的初次相识相知后,就草草结束了。司马光并没有交代彭越的去向,但从后面的剧情可知,他应该是带着自己队伍回到巨野泽继续浪迹江湖,同时也在悄悄地成长和壮大着。刘邦没有攻下昌邑,继续向西,途经高阳时,又遇见一位高人。高阳并不是一座县城,而是砀郡陈留县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大约相当于一座村镇,位置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这里有一个叫郦食其(yì jī)的老头,家境贫寒,十分落魄,工作是个看门人。这段记载的原始出处是《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所谓郦生,直译过来就是姓郦的儒生。郦生的名字叫郦食其,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具体意思已经无从考证了,名字虽然奇怪,但是在郦食其同时代的人物当中,同名的还有一位审食其,后来还有一位赵食其。我们为什么知道“食其”这两个字的读音是(yì jī)呢?是因为古人就是这么给注音的,后来也就约定俗成了,只要这两个字用于人名,就发(yì jī)的音。
刘邦途经高阳时,郦食其看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了。刘邦军中有一个骑士,和郦食其是一个里的街坊。我们以前讲过,“里”是一个基层的行政单位,大致可以对应现在的街道或社区。郦食其找到这位街坊说:“我天天在这看门,经过这里的诸侯将军有几十个了,个个都是气量不大,架子不小,自以为是,拘泥小节,一个比一个龌龊。我听说今天来的这位沛公与他们不一样,虽然简慢无礼,但又善于用人,战略眼光远大,我很愿意追随这样的人,希望你能为我引荐。”而且郦食其还为这位街坊准备好了推荐内容。郦食其告诉街坊见到沛公后就这样说:“我家里中有一位郦生,60多岁,身高8尺,人们都称他为狂生,但他自己却说‘我不是狂生’。”街坊对郦食其说:“沛公这个人最不喜欢儒生,以前有人戴着儒生的帽子来见沛公,沛公摘下人家的帽子就往里面撒尿,还经常破口大骂,所以你可千万别拿儒生那套理论去给沛公说事。”郦食其说:“你就别管了,就把我给你说的话讲给沛公吧”。骑士回到军营,按照郦生的意思向刘邦推荐了郦食其。
《资治通鉴》原文: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郦生言其弟商。时商聚少年得四千人,来属沛公,沛公以为将,将陈留兵以从。郦生常为说客,使诸侯。
倨床洗足
刘邦回到高阳的住所后,召见郦生。郦生进屋拜见刘邦,刘邦果然是“慢而易人”,完全不把郦食其当回事,倨坐在床边,有两个女子在给刘邦洗脚。我们讲过,席地而坐的坐姿当中,最失礼的称为箕踞,就是屁股坐在地上,双腿前伸。而如果坐在床上双腿前伸的话,实质上还是箕踞。以箕踞的姿态对着别人,就是对别人莫大的侮辱。荆轲刺秦王失手之后,正是以箕踞的姿势破口大骂的。所以说刘邦的这一倨床而坐就已经是对郦食其的侮辱了,况且还有两名女子当面给刘邦洗脚,刘邦能以这种姿态接见,郦食其会如何回应呢?
长揖不拜
郦生见状长揖不拜。意思是说按照尊卑地位,郦生本该给刘邦行拜礼,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磕头。但是郦食其只是作了个揖。作揖只需要拱拱手,弯弯腰,是当时所谓“亢礼”,也就是分庭抗礼的意思,表示双方身份相当。郦食其对刘邦的无礼以同样的失礼回敬,同时问了刘邦一个很不礼貌的问题:“足下到底是想帮着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推翻秦国呢?”这一句话马上就把刘邦给激怒了,破口大骂:“竖儒,天下苦秦久矣,我当然是要攻打秦国。”“竖儒”是一个经典的脏话。“竖”的意思是未成年的奴仆,用“竖儒”这个词来称呼儒者是有极大侮辱性的。郦食其反问:“你既然要推翻暴秦,就不该以倨坐的姿态会见长者。”
计将安出
刘邦一听,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马上转变态度,脚也不洗了,赶紧整理好衣装,请郦食其上座,并向对方诚恳道歉。郦食其才开始了正式的会谈,讲到了曾经的六国联横,刘邦非常高兴,拿出好吃好喝招待老人家,请教“计将安出”。
先取陈留
郦食其对刘邦说:“足下手中那万把人,无非是一群乌合之众,要是强行入关,就像是探入虎口。眼下的陈留,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却是一个交通要冲,四通五达,而且粮草充足,我认识县令,我去劝说他归降足下,他同意最好,不同意,您就带兵杀入,我们里应外合,一定能够拿下。”于是,按照郦食其的谋划先行动身,刘邦带兵紧随其后,顺利拿下陈留。刘邦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郦食其还向刘邦引见了自己的弟弟郦商,带着四千人投奔了刘邦,从此郦商成了刘邦麾下一员猛将。郦食其成了刘邦的谋臣说客,经常出使各诸侯国。
攻下陈留后的刘邦,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我们下一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