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甘炳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对社区工作的目标及定义,虽说是以前的书,按照现在看来,也是中规中矩的。
社区工作是一种较为宏观的介入手法,比较注重促进人与社区、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工作也涉及社会转变及制度转变的层面。
我很认同这样的一种观点:不少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并不是纯粹的个人或家庭的问题,也不能只依靠个案工作或小组介入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有不少问题的根源是与整个社区、社会环境还有是和社会制度有关。
通过居民的集体参与,根据社区的需要,揭露政策或制度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手法才能见效。
而且现在社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看来,除了公共资源的争取之外,公共政策的落实,更为重要的是人为的因素 。
就比如说现在大热的加装电梯一事。之前,听到某某小区加装电梯一事,大家都表示羡慕得不得了,也一直在问,什么时候也能落实到我们小区,然后各种打听、各种关心……
好了,加装电梯实事项目真的走到我们身边了,又有好多人说了,让我装, 我才不装呢,除非给我钱,这个难的,不好搞,别白费心思了,做的又是无用功……
更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
你们买房子的时候都是成年人,对伐,你们知道你们买的房子高的,既然知道了,你们也花了钱,就是买的楼层高点的房子,现在你们年纪大了,你们要牺牲我们低层的利益方便你们,凭什么,你们可以置换房子的呀,要么买电梯房要么买一楼……
感觉竟无言以对。
社区工作是团结社区大部分人的力量来做某事,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难啊。
定义
还是要仔细梳理下社区的定义,从社区工作这样一个领域开辟出来后,关于它的各种理论层出不穷,首先就是关于社区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的,众说纷纭。
书中说,社区的含义相当广泛。不过,大多数的社区概念是地域性层面上的。
据甘先生说,社区这一词是普遍用于社会学、哲学、宗教及政治学等范畴的,就是由于这样的广泛性,所以一直没有一个共同且清晰的定义。不过,不管哪种定义,他们都把人列入组成社区的元素。
甘先生作了个简单的汇总:社区代表了一个社会集体,这个集体可以是在同一个地域内的居民,也可以是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信仰、背景、利益和功能的一群人。
这群人是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在一起的,就是这些共同点把他们和其他人分开。不过,很多社区不一定有清晰而客观的界限,有大小,有交叉……
这样的共同点给了社区成员集体身分及集体感,或者称之为归属感,社区也代表了人际关系的理想。
在社区里,成员之间有比非成员之间的紧密交往、互相照顾、关怀、支持及依赖等等,成员认可他们在这个社区的行为规则,有共同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归属感,也可以使成员们更团结起来,为自己和共同的利益进行更有效地保障。
社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提供以下五个功能。
一是经济功能,提供工作给成员,并进行各种经济及商业活动;二是教育功能,对成员灌输知识、消息和价值观;三是社会参与功能,把社区看成联系社会的桥梁;四是感情功能,成员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可以满足成员在感情上及物质上的需要;五是社会控制功能,社区对成员在行为上及思想上的监管,可保持社区的稳定。
继续……
每每讲到这些方面的概念,总是聊也聊不完,而且总感觉这个概念也对,那个概念也对,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读书的原因,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如果了解多些,那可能你会对相关概念有更多你自己的见解罢了。也许若干年后,社区这个概念会较现在有更明确、清晰的断定,我想,人总是会越来越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