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宵节,老家没有舞香火龙。今年出门之前,老妈说没有发帖,今年应该不会舞龙了。
可是,从昨天晚上开始,朋友圈里老家的人大部分都在晒舞龙了……
今天晚上,面对冷冷清清的城市,看着手机里老家乡亲们发的朋友圈,越发想念家乡传统的热闹。
香火龙闹元宵了!
老家的香火龙是用竹子编织成主题,水稻杆裹成肉,点着的香插在水稻杆上。当举龙的人在漆黑的夜晚上走动时,从远处看去,香的火就像一条腾飞的龙,所以老家的人称为香火龙。
我不知道这个习俗有多长时间了,但是香火龙的第一起舞一定是在我们村里的土地庙。土地庙在村里的历史就很长了,乡亲们过年杀鸡都要去土地庙里拜着杀,谁家买车了、谁家有大事了、都想着要去土地庙里拜拜,再放上一挂鞭炮。
香火龙先在土地庙前烧香、祈福,然后到村里每家每户舞龙送福,祝福村子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村民家家户户平安无事。
舞完龙后,舞龙所用的所有乐器和工具也是放回土地庙的。
我曾经看到过七十多岁的庙里主事,亲自教授五十多岁的“后生”如何祈福念词。还记得他说:这些事情总是要交给后一代的。
希望这些传统可以一直有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