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在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开始往往是冲劲十足,可是一旦遇到了困难或挫折,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这件事情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时间越久,你会觉得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意愿和能力越来越低,完全处在一种被动驱使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那是因为你没明白"一鼓作气"的重要性, 你的气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磨掉,丧失主动性,只剩下被动的化学反应。
"一鼓作气"来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春秋时期,鲁国和齐国交战。
此时,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齐国在位的君王正是日后称霸中原的"齐桓公"。
鲁庄公也是一位有为之君,早些年前就与齐国干了一战,可惜败了,还差点被俘,心里对齐国恨得牙痒痒。"知耻而后勇"的精神在这位君王身上完美体现,上一次被教训之后,鲁庄公为了与齐国修兵盟好,杀死了和齐桓公争夺君位的公子纠,还把日后的一代名相管仲送到齐桓公的身边,暗地里整修内政,加强兵事,就防着齐国哪一天又打了过来。
果不其然,齐桓公政权稳固之后就开始对鲁国下手了。面对齐国的来势汹汹,鲁庄公自觉还是有点胜算的,好歹准备了这么多年,下定决心与齐国一战。
齐鲁两君在长勺决战。
齐军在进入鲁国国土之后,连打了几次胜战,认为鲁军不堪一击,早已经不把鲁军放在眼里。刚一碰面,齐军就直冲鲁军阵地。鲁庄公本想立刻擂鼓应战,手下的谋士曹刿劝阻道:"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应该'以静待变'。"
鲁庄公采纳了曹刿的意见,对于齐军的冲击只是采用"坚守阵地"的法子。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等到第三次进攻的时候,齐军的认定鲁军会像前两次进攻的时候一样闭门不出,冲击阵型已不像先前那样铿锵有力,速度和冲劲都大不如前。
出乎齐军意料的是,这一次鲁军还击了。他们以更严密的阵型,更高昂的气势冲向了齐军。冲在最前面的齐军士兵还没做好搏杀的心理准备,仓促接敌,架不住鲁军的冲击阵势,往回败走。后面的士兵一看形势不对,也开始往回跑,强大的齐军就这样"兵败如山倒",被鲁军一路追杀,损失惨重。
鲁军获胜后 ,庄公与曹刿讨论战争胜负的原因。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再次击鼓,则勇气衰退;“三而竭”,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彼竭我盈”,敌三鼓气竭,而我初鼓气盛,所以能战胜敌人。
决定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因素,不仅仅是士兵的战斗素养、武器装备,还有士兵的气势。士兵的气势决定于士兵"战斗意志"和"战斗决心",气势如虹的士兵、部队,往往会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所以,项羽可以以"八千"子弟兵击败章邯的二十万秦军,李世民可以以数千玄甲军击败窦建德十万大军。
长勺之战中,齐军在士兵人数、武器装备上都要超过鲁国,再加上连下鲁国数城,气势正旺。这个时候如果鲁军主动应战,没有多大胜算。经过两次的冲锋之后,齐国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决心都有所下降,心里上也偏向于认为"鲁军是不会出来的",作战气势被削弱得厉害。这个时候的鲁军心里正憋着劲,就想着与你齐军干一战,一出动就在气势山胜过齐军。
"气势"对于部队、士兵来说很重要,对身处社会中的我们同样也很重要。无论是办好一件事情,还是实现一个目标,有气势,你的判断力、执行力、专注度都会出奇的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然而,气势也是有度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消耗,你的耐心和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拖拉"是办好一件事情或实现某个目标最大的敌人,他会消耗你的气势,并最终影响到你的办事质量和目标结果。
如果不能对个人"气势"做一个很好的"利用和引导",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一鼓作气"恰恰是对自身"气势"最好的利用,把握好你的"黄金三十秒",充分发挥你的"意志和决心"所激发的潜在原动力,"办好一件事情"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