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洪录》【50.1】-【50.16】 节
钱德洪(1496年—1574年),字洪甫,号绪山,浙江余姚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中乡试;嘉靖五年(1526年)中礼部试,但未参加殿试即归;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出任苏州府学教授,后相继任国子监丞、刑部主事、陕西司事等职。嘉靖二十年(1541卸),他因抗旨入狱,在狱中仍讲《易》不辍。出狱后官复原职,并于隆庆、万历年间任朝列大夫。他在官府数十年,经常到各地讲学,广立讲舍,遍联讲会,为传播王学,培养王学传承人起着重要作用。年70岁,他告示天下,不再出游讲学,开始居家著述,主要撰写《颐间疏》。他于万历二年(1574年)病逝,享年79岁。
钱德洪和王畿虽然同出师门,都属浙中王门的高足,但在对王阳明的“天泉证道”的理解上存在意见分歧。从客观上分析,他们的分歧主要是从王阳明教育思想体系存在矛盾造成的。王阳明教育思想有四个基本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良知”。强调“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致良知”是“知行合一”方法论的升华,而“良知”则是道德本体论的升华。
钱德洪整理了王阳明的主要著作,修订了王阳明的年谱,并进一步阐述、发展了心学。钱虽然与王龙溪同为王阳明的门人学生,并同赴殿试,同年进士及第,但对王阳明的思想有不同见解,他早年以授徒为业。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省亲归姚,德洪率侄子门生74人迎请于中天阁,拜王阳明为师,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请授“良知”之学,四方知,来学者甚众,德洪成为王阳明的主要教学助手,王阳明奉旨出征广西,德洪主持中天阁讲席,人称为“王学教授师”。德洪为学注重“为善去恶”的修炼功夫,对“天泉四句教”有独到见解。
后期的钱德洪充分发挥了王阳明的“我的灵明”论,认为天地、鬼神、四时、物只是“知”的虚明凝聚、妙用流行,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是“知”的“合散”,人有“知”则天地“合”,无知则散。心以知为本体。知以心的感应是非为本体,这种感应就是“意”。意所感应的对象就是“物”,意和物的变化作用都不能干扰作为主宰万物的知的是非善恶。
【50.1】原文:——— 立志做圣人
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汝中、德洪侍坐。(都是几位重要弟子) 先生顾而言曰:“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
侯璧起而对曰:“珙亦愿立志。”
先生曰:“难说不立,未是必为圣人之志耳。”
对曰:“愿立必为圣人之志。”
先生曰:“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 初闻时心若未服,听说到此,不觉悚汗。
【50.1】解析:
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王汝中和钱德洪在先生旁边侍坐。先生环顾他们说道:“你们这些人,学问没能有所长进,原因只在于还没有立志。”
李侯璧站起来回答说:“我也愿意立下志向。”
先生说:“不敢说你没有立志,只是立的恐怕不是‘必为圣人之志’。”
李侯璧答:“那我愿意立下‘必为圣人之志’。”
先生说:“如果你真的有了成为圣人的志向,在良知上就会用尽全力。如果良知上还存留有别的私心欲念,就不再是‘必为圣人之志’了。”
钱德洪刚开始听这段话时,心里还有所不服,现在又听到这话,就已经不觉警醒流汗。
【50.1】度阴山曰:
立志,几乎是阳明心学的一条主线,王阳明无时无刻不在谈立志。其实不只是王阳明谈,凡是古圣先贤,都谈。你翻开著名人物的传记,扑面而来的就是立志。王阳明也不能免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向,就如马有了缰绳,船有了舵手。你让马左转,它不会右跑,你让船转弯,它不会直行。大有“一志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势。
谈到志向,所有人都会说,这玩意儿简单得很啊,人孰无志?有了志向,就能天下无敌?
没错,人皆有志向,从真命天子到贩夫走卒,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梦,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也必须有志向,比如说是实现我们国家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真正的圣人,能把志向坚持到底,庸人常立志,却从未把一个志向坚持到底。圣贤立志,坚定不移,雷打不动,遇到艰难困苦时,总会返回初心,去回忆那个志向,然后继续向前。
志向是一个人将念头形成影像,深深地刻在心上。
正如王阳明所谓的立志,其实就是做个善人,最低限度,不要害人。他说,如果你做好人,亲戚朋友都嫌弃你,那你就不要做了;如果你做恶人,亲戚朋友都喜欢你,那你就做下去。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亦可为圣贤。立志成为善人,就是要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听凭其对你言谈举止的善的判定。
做好人,其实很难,因为如果你没有做好人的志向,好人好事,就只能偶尔为之。若想成为圣贤,就要先成为不害人的好人。若想成为不害人的好人,就必须让良知明明白白,不能有一点私欲沾染。如此,才能成为圣贤。
阳明先生讲的立志和我们讲的不一样。有的人在口上立志,有的人立一个小志,有的人也算是大志,而有的人立的是必为圣人之志。这个必为圣人之志是此生必为圣人之志,此生必为讲的就是真诚。如果此生必为的话你当下的用功就不给自己后路了,就不给自己那些等待了。今天还要去问老师这个地方怎么做,那个地方怎么做吗,不是这样的,这些别念挂带都是非良知的呀。你只需提起你的良知把不该有的把它去掉,要坚定的这样做。所以立志和必为圣人之志那完全是天壤之别。所以好多同仁的病根都是在这里。
为什么要立志,立志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要立必为圣人之志?
立志不仅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立志是首先战略主动的,因为你没有一个志向,你就没有这种主动。
立的必为圣人之志,阳明先生讲的是:什么是正知正见呢?随着我们心灵品质,知行合一的提升,正知正见的所谓正知就是明白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同时通过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把它开发出来。这样的正知就是对人生真相的知见,才叫真正的知见。如果我们明白了这样的真知,我们必会立下志向,就是让我们去明白和体证人生的真相。对人生真相的知见是真知,要明白和体怔它。
立的必为圣人之志的必为就是坚决的意思。不给自己留退路,才开始有出路。
立“必为”圣贤之志,才能坚决地去除不明与贪欲。
人生无限的风景就在自己的良知里,我们需要把它打开。作为战略主动的方向,更是给我们种下了正知正见的行为作用,我们才会去拥有更高层面的人生事业和成功。
立志是功夫。立志是战略主动的方向,是实现成功的路径和方法。
【50.2】原文:——— 良知的神奇
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50.2】解析:
先生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缔造了天地,生出了鬼神,真是无与伦比!如果人能够完完全全地恢复它,没有一点亏欠,自然就会手舞足蹈,天地间找不到什么快乐能够代替它。”
【50.2】解读:
王阳明认为只有真正立了必为圣人之志,自然能致良知。修养道德的基础在于立志,不立志一切都谈不上。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之说,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提倡人们“发明本心,固受自操”,使人们明德,修自身。
【50.2】度阴山曰:
良知到底有多神奇,上面这段话就是王阳明对良知神奇的最精彩描述。
我们要确定的一点是,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道德感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
判断力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有能力做的。
二者合一,就是良知妙用。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能够生天生地,成就了鬼神、天帝,一切都从此出。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心上有良知,所以心能生万物。心生万物,并非是我们的心真的生出了万物,而是我们以良知赋予了万物价值。
一切事物的存在,必须有价值,而事物本身根本没有价值,所有的价值都是我们人以良知之心赋予它们的。当赋予它们价值的刹那,它们就存在了。一堆狗屎,你只有看到它,赋予它“臭”的价值,它才存在。
良知生万物,心生万物,心外无物。
人的良知如果不被遮蔽,那就能无善无恶地赋予客观事物正确价值:见到美色,赋予美;闻到狗屎,赋予臭;面对不义之财,赋予不能取;面对功名利禄,赋予“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超脱价值。
倘若良知被遮蔽,就无法客观地赋予事物价值,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面对财色,赋予其无所不用其极追求的价值;
面对困难、苦难,赋予其消沉颓废、不思进取的价值;
面对别人的成功,赋予其嫉恨的价值,这都不是致良知。
王阳明说,一旦你真诚地致良知,那种感觉就能让你手舞足蹈。当然,这是一种境界,必须亲自践行、体悟,才能感受得到。至少到今天,恐怕只有王阳明达到了这种境界。
【50.3】原文: ——— 如何致良知
一友静坐有见,驰问先生。
答曰:“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50.3】解析:
一个朋友,他在静坐的时候有了一些领悟,便马上跑过来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我曾经住在滁州的时候,看到学生们注重在知识见闻上的辩论,对学问却没有帮助。因此,我便教他们静坐。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在静坐中触及了良知的境界,短时间内很有效果。但是时间长了,有的人渐渐有了喜静厌动,陷入枯槁死灰的弊病;或者就致力于玄妙的见解,耸人听闻。因为这个原因,近来我都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了,无论你是到静处去体悟也好,或者在事情上磨炼也好,良知的本体本来就是没有动静的,这才是做学问的核心。我的这些话,从滁州到现在,我仔细琢磨过几番,只有‘致良知’三个字是没有弊病的。这就好比医生,要经历过多次折肱,才能了解人的病理。”
【50.3】解读:
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王阳明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龙场悟道之后,他的基本哲学思想虽然没有变化,但教学方法、讲授重点等等却经历了多次改变。阳明先生虽然赞成在静坐中悟道,但他所讲求的静,并非一味的沉溺在静中,这样的静只会让人形如槁木死灰,死气沉沉。
【50.3】度阴山曰:
1519年,王阳明用了不到五十天的时间,彻底平定了拥有精锐二十万的宁王朱宸濠。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击败强敌,这就是良知的威力。
所谓对境应感,就是突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境合一,便能得出最佳应对的方法。
王阳明说,在突发状态下,最容易体现良知的宏大价值。平时不遇急事,从容不迫,有充足的时间考虑。但战场上,呼吸存亡只在一念间,必须全神贯注,刹那之间,念头顿生,抓住这个念头,以良知判定,良知一判,立即行动,绝不容转念和思考。在这刹那之间,不欺良知,不忘良知,即能天人合一,情境合一,知行合一。
不要不相信这种论调:良知就是个巨大的能量源,一旦爆发,就能改变宇宙。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无法处理好。原因只有一个: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威力。而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毁誉,确切地说,就是得失之心。人一旦有得失之心,就会瞻前顾后,前思后想,结局就是没有抓住那个刹那之念,万事成空。
王阳明说,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虽然创建了不世之功,但只不过是一时良知的应迹,过眼便为浮云,马上忘了。良知还有很多事情要指引他的主人,过去的绝对不会留存在心。良知绝不会躺在功劳簿上美滋滋睡大觉,也不会陷在过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人生就应该如此,这就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
致良知不是静坐凭空想象,也不是如枯木死灰般什么都不想,它是要你不欺良知地事上练。其所提倡的“事上磨练”,到各种诱惑、困难上去练心。磨炼到最后,真诚无欺成为你的本能,不必考虑,不必运筹,面临情境,立即发动,这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了。
我们必须经历一些大利害、大毁誉,才能真正体悟良知的妙用,才能真正做到致良知。
大利害、大毁誉,并非一定要和江山社稷挂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大利害、大毁誉到处都是,对某些人而言无足挂齿的事情,对你而言恐怕就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上,努力致良知,形成惯性,这就是我们人生最好的道路。
比来功夫何似?
阳明先生如是问。这里的功夫就是致良知。
致良知是功夫:功夫是动词不是名词,要真正做致良知的功夫。
致良知的具体功夫有哪些?
1.要随时随地不间断,秒秒不空过,不然会断掉。
2.要真切就是真诚切实。
3.要明心。
4.要净心。
明心就是要用心体会良知的条理,明白行为作用和反作用的妙用的哲学来护航。
对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妙用,就形成我们的哲学。
【50.4】原文: ——— 致良知要形成惯性
一友问:“功夫欲得此知时时接续,一切应感处反觉照管不及,若去事上周旋,又觉不见了。如何则可?”
先生曰:“此只认良知未真,尚有内外之闲。我这里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50.4】解析:
一个朋友问先生:“我想让‘致良知’的功夫持续不会间断,但一旦应对具体的事情,又觉得照管不过来。等到去事物上周旋的时候,又觉得看不见良知了。怎么办才好呢?”
先生说:“这只是你体认良知还不够真切,尚有个内外之分。我这致良知的功夫,不能心急。体认到了良知这个核心,然后在上面踏踏实实地用功,自然就能理解透彻。这样就会忘掉内外,又怎么会有心、事不统一的现象呢?”
【50.5】原文:
又曰:“功夫不是透得这个真机,如何得他充实光辉?若能透得时,不由你聪明知解接得来。须胸中渣滓浑化,不使有毫发沾带始得。”
【50.5】解析:
先生又说:“做功夫,如果没有透彻地理解良知的关键,怎么能使它充实光辉呢?如果想要透彻地了解,不能仅凭你自己的聪明,还须净化心中的渣滓,不让它有丝毫的污染才行。”
【50.5】解读:
在道德修养问题上,弟子们经常犯急性病,以为只要一时半会地下了功夫,问题很容易便可以解决了。因此,王阳明不得不反复地与这种急性病做斗争。
【50.5】度阴山曰:
有人问王阳明:“我总是很认真地下功夫要让良知不间断,可应付事物时突然发现良知照管不到,这该如何是好?”此人的疑惑,是大多数人的疑惑。人在无事时,没有诱惑时,总觉得自己是圣人,一旦有事,诱惑一来,马上就钻了进去。钻进去后,才大吃一惊:哎呀,我的良知呢?
王阳明告诉疑惑者:“你这就是对良知认识得不真切,所以有内外之分。所谓‘内’就是未经事情时,良知不会发动,所谓‘外’,就是事情来了,良知发动。同样一个良知,内时有,外时无,原因就是对良知认识不真切。”
为什么会对良知认识不真切呢?
因为你根本没把良知的指引当回事,正如你不把一个人当回事,那就不会去深入了解他,不深入了解他,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关系疏远,就等于没有了关系。你和良知没有了关系,对良知的认识肯定就不真切了。
我们如何和良知建立真切的关系?
王阳明说,非是靠你的聪明才智掌握许多知识,而是要将心中的渣滓化去,使得心中没有丝毫沾染与滞留才行。
如果对财色名利始终保持热情,即使平时把大话说得惊天动地,也没有用,一遇诱惑,必然失身。
【50.6】原文: ——— 天道即良知
先生曰:“‘天命之谓性’,命即是性。‘率性之谓道’,性即是道;‘修道之谓教’,道即是教。”
问:“如何道即是教?”
曰:“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50.6】解析:
先生说:“‘天命之谓性’,命即是性。‘率性之谓道’,性即是道。‘修道之谓教’,道即是教。”
有人问:“为什么‘道即是教’? ”
先生回答说:“道就是良知,良知本来就是完完全全的。就像镜子一样,对的就还他个对,错的就还他个错。是非只需依照良心,就不会有不恰当的地方。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50.6】度阴山曰:
王阳明曾有诗云“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在这里,他说,良知是极端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只依此来判断,绝不会有差错,所以,良知就是你终生的师父。
人的自然禀赋【bǐng fù】被称为“性”,顺着这种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王阳明的解释是,天命就是本性,率性就是顺着本性,就是天道,天道就是教化。
有人问他:为何说天道就是教化呢?
王阳明的回答是,天道就是良知。
为何天道是良知呢?
因为一切道都在我心中,纵然是天之道,也是被我的心认可的,所以,天道就是良知。
《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就是我们的良知,就是我有个良知原本就在;率性之谓道就是依良知而行,依良知而行就是道,启用良知就可以无所不中;修道之谓教就是致良知,达致良知就是教,良知就是你的老师,这个老师随时随地教育我们,只要去不明和贪欲就是听老师的话。这就是我们原本具足的良知之心,我们不能再找借口说看不清我们自己。
【50.7】原文:
问:“‘不睹不闻’是说本体,‘戒慎恐惧’【jiè shèn kǒng jù】是说功夫否?”
先生曰:“此处须信得本体原是‘不睹不闻’的,亦原是‘戒慎恐惧’的,‘戒慎恐惧’不曾在‘不睹不闻’上加得些子。见得真时,便谓‘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功夫亦得。”
【50.7】解析:
有人问先生:“《中庸》里的‘不睹不闻’,是指本体而言的吗?而‘戒慎恐惧’,是指功夫而言的吗?”
先生说:“这里首先应当明白本体原来就是‘不睹不闻’的,同样原来就是‘戒慎恐惧’的。‘戒慎恐惧’,它并没有在‘不睹不闻’上还添加了一些什么。看得真切的时候,那也可以说‘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功夫。”
【50.7】解读:
在朱子看来,性是理,是形而上的道,是本体;心则不然,它虽然具有灵明,但属形而下者,可以知道、体道,却不是道。所以功夫与本体不能合一。王学认为,心理之间不存在形而上下的区别,它们统一在良知上。良知既是理,又是对理的知觉、意识,因而本体与功夫是合一的。
【50.8】原文: ——— 不做噩梦的办法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
又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
曰:“不知,何以一叫便应?”
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
曰:“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夜来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天地既开,庶物露生,人亦耳目有所睹闻,众窍俱辟,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今人不会宴息,夜来不是昏睡,即是妄思魇寐。”
曰:“睡时功夫如何用?”
先生曰:“知昼即知夜矣。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有梦即先兆。”
又曰:“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50.8】解析:
有人问先生《易经》里的“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该如何理解。
先生说:“良知本来就是知道白天和黑夜的。”
那人又问:“但是人睡熟了的时候,良知不也就不知道了吗?”
先生说:“如果不知道了,那怎么一叫就会有反应呢?”
问:“如果良知是一直知道的,又怎么会有睡熟的时候呢?”
先生说:“到了夜晚便休息,这也是造化的规律。到了晚上,天地成为一片混沌,形体、颜色都消失了,人的眼睛和耳朵也没什么可以去看、去听,七窍都关闭了,这就是良知收敛凝聚的时候。天地一旦开启,万物显露,人的眼睛耳朵能够有所见闻了,感官再恢复正常,这就是良知发生作用的时候了。由此可见,人心与天地是一体的。所以,孟子才会说‘上下与天地同流’。今天的人到了夜晚不懂得休息,不是昏睡,就是噩梦连连。”
问:“睡觉的时候应该怎么用功呢?”
先生说:“白天知道如何用功,晚上也就知道如何用功了。白天,良知是顺应通畅的,夜间,良知则是收敛凝聚的。有梦就是先兆。”
先生又说:“良知在夜晚生发出来的时候,才是它真正的本体,因为它没有物欲混杂其中。学者如果在事物纷扰的时候,像‘夜气’生发时一样,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了。”
【50.8】解读:
王阳明的学说重视天人合一,他认为良知知昼表现在对于万事万物的顺应无滞,良知知夜表现为它本身的收敛凝一。收敛凝一也是一种顺应,因为夜里天地混沌,形色俱泯。明白了昼夜的道理你就明白了其他运用之妙系乎一心的道理。
【50.8】度阴山曰: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哥哥太子李建成后,登基称帝。但他总是很焦虑,原因是,他杀掉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亲哥哥。这说明一点,人做了错事,他是知道的,知道的理由就是,心上总不安,这是人人皆有的良知在发挥作用。李皇帝先是白天焦虑,后来夜晚也不消停,他总能在梦中真实地看见浑身是血的哥哥死盯着他看。这就是做噩梦,人晚上做梦不要紧,最怕的就是做噩梦。做噩梦代表你做了亏心事,或是闲思杂虑太多。晚上做噩梦后,白天焦虑地回想,如此一来,黑夜白昼都不得安宁。
后来,有术士给李世民出了个主意:“邪念最怕正念,邪人最怕正人,您因为做了亏心事,所以现在不是正人,需要找个正人为您守护心灵,不让邪恶进来。”李世民就找来大将秦琼和尉迟恭,让他俩在自己晚上睡觉时,站在门口。两人站了几天后,李世民不做噩梦了,白天精力充沛,也不焦虑了。再后来,李世民见二人太辛苦,所以就找人画了二人的相貌,贴在门上,这就是中国“门神”的来历。
很多人做了亏心事后,晚上很难入睡,一入睡则噩梦连连。这正如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不但知昼,而且知夜。意思是,良知不仅在白天存在,夜晚也存在。表面上看,人睡觉后,良知就不工作了,可你一叫别人,别人就会从梦中醒来,这就是良知知夜。
知昼就知夜,白天怎样过,决定了你睡觉时如何过。
在白天,如果良知畅行无阻,不被遮蔽;
那夜间,良知就会收敛凝聚,不会干扰你。
我们白天做事都符合良知,晚上良知就会和你的身心一样,处于美好的休息阶段。反之,白天做事总是违背良知,晚上良知就会报复你,让你不停地做噩梦。
若想昼夜心安,就要致良知。
最后,王阳明说,良知在晚上的行为才是它本来面目,因为人在睡觉时,良知和人的身体心灵一起寂然不动,没有任何杂念私欲。人如果能在白天面对事物如同在睡觉中一样,那就是良知光明到极致了。
【50.9】原文: ——— 为何佛道二家不能治国
先生曰:“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50.9】解析:
先生说:“道家讲‘虚’,圣人岂能在‘虚’上再添加丝毫的‘实’?佛家讲‘无’,圣人又岂能在‘无’上再增添丝毫的‘有’?但是,道教说虚,是从养生的方面来说的;佛教说无,又是从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上来说的。他们在本体上又有着一些养生或脱离苦海的私意,便就不再是‘虚’和‘无’的本来面目了,在本体上有了阻碍。圣人则仅仅是还原良知的本色,不会夹带一丝一毫的私意。良知的‘虚’,就是上天的太虚;良知的‘无’,就是太虚的无。日、月、风、雷、山、川、百姓、物件等等,凡是有形貌颜色的事物,都是在太虚无形中发生运动的,从未成为天的障碍。圣人仅仅是顺应良知的作用,这样,天地万物都在自己良知的范围之内,何曾有一物是超乎良知之外,而成为障碍的呢?”
【50.10】原文:
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作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50.10】解析:
有人问:“佛家也务求养心,但它不能用来治理天下,为什么呢?”
先生说:“我们儒家提倡养心,但从来都没有脱离过具体的事物,只是顺应天理自然,那就是功夫。而佛教却要全部断绝人间事物,把心看做是幻象,慢慢地便进入到虚无空寂中去了,他们与世间再没有什么联系,因此不能治理天下。”
【50.10】度阴山曰:
王阳明年轻时对儒释道三家思想有过精深的研究,最后归于儒家。其对佛道的痴迷可从以下几件事上看出。
1501年,他到九华山上寻找佛道的奇人异士,闻听山中有个叫蔡蓬头的高人,立即钻进深山,四处寻找。后来终于找到,他热情邀请蔡蓬头到他临时住所吃饭喝酒。蔡蓬头吃得特别高兴,王阳明就趁机问长生不老之术,蔡蓬头吃得上气不接下气,只是回答他两个字:尚未。这哑谜更激发了王阳明的追问热情,他不停地问什么是“尚未”。蔡蓬头只是回答他:尚未。最后,蔡蓬头被追问得走投无路,只好说:“我见你第一眼,就看出你非我道家人,你还有世俗相。”
在自我冥思苦想了许多日后,他终于明白了佛道二教的弊端。那就是,佛道二教都要抛弃亲情,才能成佛成神。但亲情如何能抛弃?
两年后,他在杭州一寺庙内看到一个和尚静坐,有人告诉他,这个和尚已经不视不言静坐三年。王阳明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对佛道二教更是刻意忽视,有弟子问他这方面的内容,他从来不作答,一旦作答,就是臭骂弟子不务正途。
佛教虽然养心,但不可治国。
养心就在于格心,佛教和道教格心,是把事物统统格掉,这样一来,世俗事物就成了佛道修行的拦路虎。
王阳明说它之所以不能治国:
一是刻意,人与生俱来诸多烦恼,客观存在,佛道二教非要去除,一旦去除不了,就会人格分裂,成为虚伪;
二是人与生俱来诸多情感,尤其是亲情,佛道二教却要和亲情割裂,这就导致佛道二教无法做到“亲民”;
三是佛道二教格心,却不在事物上格,而治国必须在事物上格心,儒家格心,从不脱离事物,最好的格心就是去事物上格。
人类历史上,用佛道治国的帝国似乎只有印度阿育王和中国南朝的梁帝国。阿育王的孔雀王朝讲佛教慈悲,但更讲“亲民”。南朝梁帝国的萧衍(梁武帝)以佛教治国,自己常常玩“舍身寺庙”的把戏,让大臣拿钱来赎。梁帝国于是成了最戏剧性的帝国:开国皇帝萧衍后来居然被活活饿死。
所以王阳明说唯有儒家能治国。
儒家看重世俗事物,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融为一体,儒家能做到“亲民”。
【50.11】原文:
或问异端。
先生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50.11】解析:
有人问异端。
先生说:“与愚夫愚妇相同的,便叫同德;与愚夫愚妇不同的,就称之为异端。”
【50.11】解读:
宋明道学的基本精神是,要修养身心但不像佛老那样陷入空虚境界,要从事日常事务但不像俗人那样陷入功利主义。王阳明坚持了这条原则,所以主张内心的修养要联系日常事务进行,而不是离开日常事务进行。他认为,儒家与释老一样,也认为本体是虚、无,但不包含自私自利的欲望,因而是本真的、廓然大公的虚无。作为本体的良知,不像释老那样拒绝万事万物,而是容纳、顺应它们。凡事顺其自然,便能在行进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50.12】原文:——— 此心不动的境界
先生曰:“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着功,孟子便直从此心原不动处分晓。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动,便是把捉此心,将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挠了,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集义’功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地。此便是浩然之气。”
又曰:“告子病源,从性无善无不善上见来。性无善无不善,虽如此说,亦无大差。但告子执定看了,便有个无善无不善的性在内。有善有恶,又在物感上看,便有个物在外。却做两边看了,便会差。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告子见一个性在内,见一个物在外,便见他于性有未透彻处。”
【50.12】解析:
先生说:“孟子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差别只在毫厘之间。告子是在不动心上用功夫,而孟子却直接从自己的心原本不动的地方去用功。心的本体,原来就是不动的,只是因为行为有不合义理的地方,便动了。孟子不去管心动或者不动,只是‘集义’。如果自己的行为无一不合乎道义,自己的心自然没有可动之处。如果像告子那样,只要求自己的心不动,就是紧扣住了自己的心,也反倒会把它生生不息的根源阻挠了,这不仅仅是徒然无用了,而且又对它有所损害。孟子‘集义’的功夫,自然可以将心修养得充沛,没有缺欠,让它自然能够纵横自在,活泼泼的。这就是所谓的‘浩然之气’。”
先生又说:“告子的病根,在于他认为性无善无不善。性无善无不善,虽然这种观点也没有大的差错,但告子偏执地把他看成呆板的了,就会有个无善无不善的性夹在其间。有善有恶,又是从外物的感受上来看,就有个物在心外了,这样就是分成两边看了,就会有差错出现。无善无不善,性本就是如此。等领悟到了这里,这一句便能说尽了,再不会有内外之分。告子看到了一个性在心里,又看到了一个物在心外,可见他对性,还有了解不透彻的地方。”
【50.12】解读:
在心上做功夫,往往涉及心动与不动的问题。王阳明认为心之动与不动,不是心理问题,而是道德问题。
告子强制自己不动心,是从心理上解决问题;
孟子靠集义不动心,是从道德上解决问题。
阳明先生看到了心的作用,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启发,其实内心的想法会牵动人生的发展,强烈的意念终会发展成具象。心存善念的人,持有“万物向善”的爱心,持续不断地努力,必将展开美好的人生。反之,如果内心空虚,毫无涵养,往往变得色厉内荏。
【50.12】度阴山曰:
孟子和告子都说,人要做到不动心,但二人境界有云泥之别。
告子让人不动心,是在“不动心”这个行为上用功,正如让人不贪财,是在“不贪财”上下功夫一样。乍一看,这种行为没有错,时刻都在警醒自己,要不动心。但是,告子的办法其实是抓住心不放,始终把心当作敌人,心一“动”,立即斩草除根。
孟子所谓的“不动心”是一种境界,欲达到这种境界,不能只关注境界本身,而是要关注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集义。所作所为都符合道义,自然就在遇到诱惑时不会动心。
我们如何做到面对不义之财而不动心呢?
告子的办法就是,告诉心,你绝对不能动,你敢动,我就干掉你。
看似有道理,但太苦。你见到不义之财,让心不动;见到美色,还是让心不动;见到声色犬马,还让心不动,岂不得把人累死?
孟子的办法则是,顺着我们本善的心去做就是了。
本善的心自然能分辨善恶,分辨了,就按它的答案去行动。
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这样说没有问题,王阳明也说心是无善无恶的。可告子总是执着,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一遇事,立即想到这句话,总是过度关注性,深怕它到了心外,就成为另外一种模样。这就是把心物一分为二,总是战战兢兢。
王阳明则说,心外无物,只要遇到物时,顺着良知的判定去行,就没有问题,何必过度关注“无善无恶”呢?
越是关注、执着于某事,某事可能越会让你失望。此心不动的境界,只是让我们凭借良知去行动后的必然结果罢了。
【50.13】原文:——— 万物一体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50.13】解析:
朱本思问:“人有虚空的灵魂,才有良知。但是像草木瓦石等等,是不是也会有良知呢?”
先生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就不是草木瓦石了。岂止是草木瓦石是这样,天地间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也不会是天地了。天地万物和人原本就是一体的。它最精妙发窍的地方,就是人心的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和人原来都是一体的,因此五谷禽兽可以供养人类,而药物石针,则可以治疗疾病。只因为他们同属一气,所以能够相通。”
【50.13】解读:
王阳明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这个一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共有一个灵明,这个灵明既是人的良知也是天地万物的良知;二是无论人物都是一气流行,所以五谷可以养人,药石可以治疗疾病。顺乎天理的主宰就是自然,自然是永恒的。自然给与我们太多的馈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呢?
【50.13】度阴山曰:
当我们看到大好河山时,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而发出赞叹,就如同喜欢自己的美貌一样,但大好河山和我们并非一体,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我们有良知,它使我们起了欣赏之心,所以我们和大好河山也是一体的。
王阳明说,人的良知就是世界,世界如果没有人的良知,就不能称为世界。这意思是说,没有人,这个世界就不可能存在。因为是人创造了世界,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人类发现了它们,和它们建立了联系。
此为万物一体,王阳明在此举的例子很特别:
五谷、禽兽等都可以滋养人的身体,药石等东西可以治疗疾病,是因为人与万物所禀的气是相同的,所以能够相通。
能相通,就说明我们是一体的,万物一体,就需要我们善待天地万物,如同善待我们的身体一样。
这就是博大精深、悲天悯人的心学世界观。
为什么人的良知是草木瓦石的良知?有什么启发?
《易经》呈现了世界人生的条理,世间万物都呈现在了《易经》当中,天地万物回到本原是为一体。但这种一体还是有条理和厚薄的。如何看待草木瓦石的位置在于我们这个心,在于心灵品质的高低,在于看到本质的能力。我们看到的世界纷繁复杂,不断变幻,太复杂了,而圣贤看到的世界是秩序井然乃至一片清净。因为,在他看来,一切都是行为作用反作用的一个兑现而已,像《易经》给展示的条理一样,只不过你种下了这样行为作用那样的反作用的结果,你今天种下的行为作用,他知道你未来就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他看到的是完全完全的本质。所以归于我们看天地万物是什么样子,本质上反映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证道了良知,再看天地万物,它跟我们是一体。草木瓦石也有良知,是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身上。
【50.14】原文:——— 岩中花树论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0.14】解析:
先生游览南镇的时候,一个朋友指着岩石里的花树问先生:“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就像这棵花树,它在深山中自己盛开自己凋零,跟我们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先生说:“你没有看到这颗花树的时候,它是与你的心一同归于寂静的。而你来看这颗花的时候,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明白起来了。由此可知,这花树并非存在你的心外。”
【50.14】度阴山曰:
王阳明最著名的岩中花树论,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但异常灵动玄虚,其主题则是“心外无物”。他那位伟大的朋友说:“这朵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无关,既然它不在我心内,那就是在我心外,可你却说,心外是没有事物的。你做何解释呢?”
这就是典型的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朵花自开自落,不以我心(意识)转移,人家就是客观存在。
来看王阳明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是同归于寂的。即是说,你的心和那朵花没有建立联系(以心去看它)时,你的心对那朵花而言,就是寂静的,没有动。而那朵花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它没有和你的心建立联系,它对你的心而言,就是寂静的,没有动。而当你来看此花时,事情就变了。你用眼睛看此花,是受心的指使,心指使眼睛看到了花,心和花建立起了联系。
然后最关键的一点来了:你必须给花赋予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鲜艳。天地万物,存在的前提是有价值,而价值必须由我们的心来赋予。你和任何东西建立联系,都会潜意识地赋予它们价值,不建立联系,就不可能赋予天地万物价值,没有了价值的天地万物就不是天地万物,心动才有万物价值,不动就没有。所以,心外无物。
人见到鲜花,会赋予其价值——鲜艳。
驴见到鲜花,则会赋予其价值——好吃。
人会欣赏,驴只会吃。从这一点而言,物质真是客观存在的吗?
王阳明这段“岩中花树”论,只是诠释“心外无物”的绝佳例子,它只是王阳明“心外无物”的低级解释。“心外无物”理论的本源是王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万物一体”: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我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它们和我的心密切相关,那么,哪里有心外之物?
阳明心学的诸多概念、理论,诸如“一念发动即是行”“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警醒。“心外无物”警醒我们的是,人须有“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博大决定你人生的境界,同时也提醒我们,少和那些无聊的事物产生联系,它会耗费你的精力,力争做到心外什么都没有,心里有的全是良知。
【50.15】原文:——— 万物一体,也有轻重厚薄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 ”
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个条理,便谓之信。”
【50.15】解析:
有人问道:“您认为人与物同为一体,那为何《大学》又说‘所厚者薄,所薄者厚’呢?”
先生说:“只因为道理本身就分厚薄,比如人的身体,它是一体的,用手脚去保护头和眼睛,难道是非要薄待手脚?理当如此而已。同样喜爱动物与草木,拿草木去饲养禽兽,于心何忍?同样热爱的人与禽兽,却宰杀了禽兽去供养父母、祭祀和招待宾客,又怎么忍心呢?至亲的人与路人也同样对他们心满仁爱,但是如果只有一箪食一豆羹,吃了便能活命,不吃便会死,无法保全两个人,就会救至亲的人而不是过路的人,这又怎么可能忍心?道理本该如此而已。说到我们自身和至亲的人,更不能分清楚彼此厚薄,大概‘仁民爱物’都出自于心,从心里生发出来。这里都能忍心,就没有什么不能忍的了。《大学》里说的厚薄,是良知上自然而有顺序的,不能够逾越,这就称为‘义’;而顺应了这个秩序,就叫做‘礼’;懂得这个顺序,就叫做‘智’;始终保持这个顺序,便就叫做‘信’。”
【50.15】解读:
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上凡是存在的,皆是有意义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意义的存在,也就是心外无物。在存在和意义之间是一种紧密相联系的观点。
【50.15】度阴山曰:
人和万物是一体的,因为人有仁爱(良知),但《大学》却指出,仁爱应该有轻重厚薄,否则就是墨子的兼爱,爱别人父亲如同爱自己父亲一样,可谓莫名其妙。
王阳明在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仁爱为何有厚薄,不必用逻辑论证,它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倘若你要牺牲身体的某个零件,是手指还是眼睛?肯定是手指,如果是眼睛和心脏呢?肯定是眼睛。我们和禽兽是一体的,但有朋友来,难道因为和禽兽一体,就给朋友吃糠?肯定要杀只鸡。自己的父亲和别人的父亲都落水,虽然别人的父亲也是我们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但我们肯定先救自己的父亲。
为何有时候我们会牺牲万物之一,而保留另外的万物之一?就是因为仁爱源自亲情,一切都从亲情出发。倘若只有万物一体,没有轻重厚薄,要么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要么就是白痴。
付出总有回报。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但付出未必就有回报。因为付出,必须有接收方,也就是说,付出和回报必须产生感应。
我喊你一声,你答应我,我付出的能量就没有白费;
倘若我喊你一万声,你都不应我,我付出的能量就是浪费了。
我们爱一个人,被爱的人必须能感受到,并且接收你的爱。否则,我们的付出就是彻底的浪费,是超级廉价的。
如果你知道最廉价的付出是什么,就知道了什么才是最高贵的付出。那就是积极回应我们付出的人,比如我们的妻儿、父母,和那些把你当回事的亲人朋友。只有肯回应我们的人,才配让我们付出,因为这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付出。最高贵的付出还有一种,那就是为我们自己付出。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为自己好,锻造自己,使自己身心灵都安康,做最好的自己。
这种付出比世界上任何付出都要高贵,因为只要你对自己好一点点,瞬间就能得到回应。
最后一段话:“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味为本体;口舌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的感应是非为本体。”
王阳明以此段话说明了两个道理:
第一,要行动,你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倘若不去用,这些东西就不会存在。而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去看,去听,去闻。尤其是我们的心,它存在的理由就是和天地万物感应互动,倘若没有这些感应互动,我们的心就是个不成材的器官。这段话再一次证明,阳明心学是行动哲学,一切都以行动为标尺。
第二,我们要以心去感应天地万物。在“万物一体”的大环境下,要能感应出轻重厚薄,什么对象是值得你为之付出的?什么对象是你应该弃之如敝屣的?这个,很重要。
【50.16】原文:
又曰:“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50.16】解析:
先生又说:“眼睛没有本体,它以万物的颜色作为本体;耳朵也没有本体,它以万物的声音作为本体;鼻子也没有本体,它以万物的气味作为本体;嘴巴也没有本体,它以万物的味道作为本体;心也没有本体,它以天地万物感应到的是非作为本体。”
这段说了个厚薄,第一个讲的是天地万物一体的本原,不管你有多么纷繁复杂,药石之类都可以疗疾。我们和草木瓦石它们都是连着的,虽然不直接连接,但是也是间接的连接,这就是万物的关系。
万物联系之后它还有条理,这个条理是从哪里来的呢?
礼是理的外在表现,理是条理。
一旦逾越这个条理,就会颠覆就会失败。看上去很难理解,《易经》64卦当中体现的就是条理,在64大场景中给你的展现。比如讼卦。打不打官司,本质是要回到条理和共赢上来。
条理,作用于事事物物之中,
发用在企业,就是管理规定、企业哲学;
发用在家庭,就是家规、家训;
发用在国家,就是法理、法规。
这个条理,从良知里生发出来。条理就是要顺应天理大道,条理就在你的心中。
厚薄,讲的就是心外无理。
讲心外无理,天地万物的本原,世界万物一体相连的关系。如蝴蝶效应。条理就在心中,心外无理。达至良知,既能打开自己的宝藏,也能看到条理的妙用。
如何看待时代这朵花?
所谓心外无物,是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心外的世界。
理是条理,这个条理:
一,是反求诸己,
二,是智慧的发用。
这两个是有层次的。
在这个时代,修炼自己高尚的人格,为祖国和人民效犬马之劳。
看到机会或看到问题,不取决于问题和机会本身。机遇的这朵花一直都在,取决于我们是否看到。
如何搭建更高、更广、更优的人生舞台?
所谓心外无物,是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心外的世界。
心外无理,条理的发用。
达至良知,既能打开自己的宝藏,也能看到条理的妙用。
如何妙用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搭建更高、更大、更广的人生舞台?
1、看清2021-2030年这战略十年,不容错过这十年,与国家的能量同频共振,把国家战略与自己企业的战略融为一体。行为作用的对象大反作用亦大,要投在国家这是一个妙用。这十年多个行为作用只作用一个点。
2、赢得未来要发现他人看不清的蓝海。如何发现?要用诚信和善良千方百计赢得客户的信任而不是订单,建立诚信与能量的蓄水池,行为作用处不一样与反作用亦不一样,这是另一个妙用,作用处在心上。
3、听懂客户无声的呼唤,道在低处。格局境界高,身段就放的低,道在低处,个人的行为作用却在高处。
4、成长自己,就能不断攀登台阶。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知己才能知彼,我们知我们的己,是知道我们如何去掉不明和贪欲,能够更多的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与万物,你才能读懂这朵岩中花树,你才能够勇敢的成为风景,让事业做得越来越好,让我们心中的这朵花鲜亮起来,这就是今天讲的岩中花树,妙用我们心中的良知,去获得更美的花,这就叫真正的哲学,大家一定要从行为作用和反作用这里去领会。
妙用心中的良知获得更美的岩中花树。
我们是因为爱这个世界而来,是为实现自己无私的梦想而来,改变自己,是改变世界的捷径。
对“岩中花树”的理解重点不在于山里的花与我们是否存在交集,而是我们的心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可以联系的,这种联系不在我们心外,不在于外物本身是怎样的,而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它的。也即“心外无物、心外无法”。
在对待工作、家人、万事万物的时候,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心。当我们的境界不高、心不够明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我们所认为的真相并不一定就是真理。因此,如阳明先生所说,我们要把自己心上这面镜子打磨光亮,从而照见万物原本的样子。
假如心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世间事物,我们以此见其本色。但如果心上有灰,明镜蒙尘,又如何能够看清、看真这世间?
“岩中花树”体现了阳明先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唯有心明,才能眼亮,明晰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用明心净心功夫,打扫心中灰尘,复其明亮,看清他人、看清本质、看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