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如此的神秘,如此深藏而不漏,最近陪母亲一起检查身体才开始密切关注:原来脑中有“海马”!
“海马区”是哺乳类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脑的部分(大脑皮质)中被最为详细研究过的一个部位。在解剖学以及组织学上,“海马区”具有一目了然的明确构造。“海马”内部有形成形态美观的层面。也就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与其神经网区域呈层状排列。
那么“海马”究竟主管什么?
昌明的现代科技者们从影像上来观察,人在寻找方向时,“海马”活跃,研究显示:“海马”可能关系到人对道路与方向的记忆。如果“海马”出现问题,人类可能就无法记住曾经去过的地方、以及如何前往想去的地点。
所以,“海马”主管空间位置的记忆!道路和方向的记忆!曾经去过哪里?怎么走?钥匙放到哪里了?我的手机刚刚还在这里,怎么没有了?........
2006年有学者以伦敦出租车司机(与巴士司机)为研究对象。学者发现:相较于一般民众,伦敦司机的“海马体”的体积较大。而在出租车司机中,那些不用GPS定位的人,他们的“海马”为最大。
也就是说,从形象上来推断:“路痴”者的脑中可能有一对孱弱瘦小的“海马”......
不仅如此,海马,也关系到学习。
扳手指头 vs 心算
儿童刚开始解决问题时(例如:3+4等于多少),他们用底层次的技巧,如掰手指数答案。到了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心算,不再需要扳手指。
儿童能从扳手指进步到心算,靠的是这匹“海马”。
科学家通过脑成像扫描,发现:在扳手指阶段,儿童大脑的前额叶和顶叶皮层的活动多,而“海马”不活跃。在后来的心算阶段,儿童“海马体”的活跃度大增,而前额叶和顶叶皮质的活跃程度下降,这个表示儿童能够基于“记忆”来解决问题了。在这个阶段,儿童会发展出学习策略,真的进入学习的奥秘殿堂。
海马为何变小?
1.年龄:在一定岁数以后(个体差异不同),大脑“海马”体积会明显的逐渐缩小。其萎缩的速度大概是每年1-2%之间。
2.环境因素:环境中的物质(如铅、镉、汞)都危害及海马的神经元。
3.甲状激素:与神经功能关系密切,甲状腺激素参与正常脑功能的维持。如果在早年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成年后可能存在认知缺损。
4.长期的创伤:如果你是职业足球员(头球!)或是职业拳手,你脑中的海马可能比正常人小。
请关注第一条!
随着岁数的增长,人的大脑的“海马”体积会明显逐渐缩小,速度是每年1-2%!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随着年龄的老去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就这样任由大脑中的“海马”体积日渐缩小吗?任由缩小的“海马”导致我们一天一天记忆力越差,方向感越差吗?
现代的科学研究发现以下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海马体”的缩小!
研究证明:有氧运动能够逆转海马的萎缩。
美国学者做了一个实验:把120名65岁左右的人分成两组:一组人绕操场步行40分钟的有氧锻炼,每周练习三天。另一组(控制组)做拉伸训练。
在一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参试者的空间记忆力(帮助记忆方向或物件摆放位置的能力)测试成绩都有提高。
但是如果比照两组人员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有氧组的海马体积比研究开始时增大约2%。这相当于将与年龄有关的大脑萎缩逆转大约1—2年。而对比组参试老人大脑海马区在1年内缩小了约1.4。
增加肌肉,改善认知
除了有氧运动外,抗阻力运动对认知功能也有帮助。
2016年美国【美国老年医学杂志】发表一个日本学者与澳大利亚学者合作的研究。改研究涉及举哑铃训练与老年人的认知。
研究涉及100名55岁-68岁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每周锻炼两次的举哑铃(肌肉训练),持续六个月后,他们的认知功能出现改善。而且训练量越大,改善的程度越明显。
立刻行动吧!每周三次四十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每周两次锻炼肌肉!
增大 “海马”体,改善记忆力,让自已越活越年轻!学习、思考人类的大脑的衰、胜之道,研究应对之法,科学家们正在孜孜不倦!作为普通人按照科学的方法、策略努力实践就好!正如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