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35/365
卡文营第二课,老师讲了认清写作地图。给我们描画了写作的全光谱,让我们认清写作的全貌。这一点让我很吃惊。让我对写作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
原来读写一体打通后,你就可以在写作中任意切换频道。掌握了写作地图,明白了写作的底层逻辑,你就可以更明确你自己的擅长,找准你自己深耕的领域。
写作全能的四大板块仍然和写作的本质有关,写作是跨越时空的传递感知。
写作的四大类型,我是很清楚的。在给学生教作文时,我们是按表达方式不同,把文章分成了四类: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但古典老师把写作的类型放在感知下分类,仍然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这个写作的全光谱,比起我们交给学生的作文类型可以说更全面,囊括了写作所有的方向。这样的解释也让理解变得更容易,让写作变得更容易。
感知应该包括感与知两个方面。感侧重感性,生活投射到大脑的画面、意境被大脑觉察到了,感觉到了,这是感最直观,最容易的层面。如果处于这个层面的感知,我们就可以写散文、诗歌、创意写作。
次于画面、意境的感知是故事、情节,如果你对故事、情节的感觉更敏锐,你就可以写故事、戏剧、记叙文、文案。短视频文案,基本都是一个个故事。
知是侧重理性的感觉。如果你能感知到论点、论据,就可以提炼观点,写观点文、议论文、杂文、评论。
最次一点,感知到数据、概念、关系、事实,那就可以写说明文、教科书、论文、介绍类文章。
由感到知的过程,就是你的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这四个层面也可以交错写作。就如两只脚走路,在“感”与“知”的不断磨合中,感知就会越来越强烈。
至于你适合写哪类文章,全在于你的感知偏重于理性,还是感性。
反思我自己的写作,我觉得自己目前过了自我疗愈阶段,处于自我表达阶段。我的写作内容,有场景、事件的简单描写与记叙,也有对事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的简单思考,或事件给我的启示。我更擅长的应该是夹叙夹议的文章。
但不足在于对场景、画面描写,缺乏细节,不能描绘细致。事件,故事写作缺乏情节的波澜起伏。这是需要我去刻意练习的技能。
而我的理性思维要差些,所以归纳总结能力要弱,条分缕析写干货文大概还写不出名堂。写观点文,在观点的提炼上还得下功夫。
目前,我写文没有达到很清晰的表达、传递观点的高度。没有像那些观点文中,先提炼观点,再选择素材去论证观点去写文。
我会继续感知生活,记录生活,让生活在我的笔下继续鲜活,而不是一过而逝,同时也要向第三个阶段影响他人的文章靠拢。
当微光满满变强之时,就可以从照亮自己的范围,慢慢向周围扩大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