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世界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变得越来越陌生。
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一切皆无定数,一切皆有可能。
以目前的互联网世界来说,当年轻的腾讯公司以一种近乎诡谲的速度发展壮大令人惊叹时,常年研究中国企业,公司经营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历时5年时间,意在探究与归纳其取得成功的客观规律。
令人失望的是,《腾讯传》只是客观的描述了腾讯的发展历程,对其取得成功的经济规律也无能为力。只得无奈地抛出“互联网就像大自然”,“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这样自我解嘲的话。
从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到城市、公司等所有复杂系统……乃至人类世界,真的将越来越神秘莫测,毫无规律可循吗?
我们总希望化繁为简,努力寻找这纷繁乱象下的规律和法则,能解释和预知更多的潮流现象和新生事物,甚至城市发展和人类世界。
《规模》这本书就提出了这个相当大胆妄为的命题。所谓艺高人胆大,也只有杰弗里.韦斯特这位世界顶级理论物理学家能担此重任。
杰弗里·韦斯特,现年79岁,是全球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没有围墙的”学术圣地——圣塔菲研究所前所长,曾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数十年致力于“规模”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被应用在理解生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企业运营等众多领域,被业内奉为“跨学科诺贝奖”的不二人选。
如此复杂的世界是否都会遵循一种令人信服的简单法则?
拥有蓬勃好奇心的人们无一例外地瞪起了眼睛,张开了耳朵。
这本倾尽这位大科学家毕生精力与所学的宏篇巨著并不晦涩难懂,反而生动有趣。
这位大师的研究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前所未有的将研究对象拓展至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物理学、管理学等等方方面面。探究其背后的共性和规律,发现了惊人简单的法则。
今天我们坐享其中之一。
这个世界的生物和系统存在着按比例缩放的规律。但并非都是简单的线性缩放,神奇的代谢率规模性法则几乎统治着所有种群。
它是非线性的,规模每扩大一倍便会产生25%的结余。又称克莱伯定律,是以首位阐述该定律的生物学家克莱伯的名字命名的。该定律适用于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甲壳动物、细菌、植物和细胞。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类似的规模法则适用于所有生物数量和生命史特征,包括增长率,心率,进化速率,基因组长度,线粒体密度,大脑灰质,寿命树木高度甚至树叶的数量。数字4在所有生命体中都扮演着基础性的神奇的角色。如果一只哺乳动物的体重增长一倍,它的心率便会下降25%。
必须要提及的另一个最霸道权威的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被爱因斯坦称为“宇宙中唯一一个永不被推翻的物理理论。”据说能解释所有的现象、行为和系统。这里面有一个很热门的概念,叫做“熵”。它是“变化”或“进化”的希腊语翻译。
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总要付出代价,不会有免费的午餐,因为能量是所有事物变化和运行的基础。任何体系的运行都会产生某种结果,有一条基本自然法则不可违背,它被称作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每当能量转化为有用的形式时,同时也会产生无用的能量作为副产品。一些我们不期待的后果总是以难以获取的无序热能或不可用的物质形式不可避免的产生出来,世上不存在永动机。
1855年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了熵的概念,即所有事物通过能量和资源的交替变化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基本的普遍的性质。每当能量被利用或被转化与制造,或维持一个封闭系统的秩序时,某种程度的混乱便是不可避免的,熵趋于增大。
热力学第二定律悬挂在我们所有人头顶上及我们周边所有事物上,耗散力一直在持续,且不可避免地做着功。这使得所有系统都将退化。维持一个进化中系统的秩序与结构,需要源源不断的供应和使用能源,而其副产品则是无序。这就是为了存活,我们必须持续进食,以应对熵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破坏力的原因。熵能杀人,最终我们都将屈服于各种形式的磨损和衰竭,无论生物体、公司还是社会,如何为增长创新维护和修复持续提供更多的能量以对抗商,都成了任何有关衰老、死亡、系统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等严肃主题的讨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