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章法,就是为了表现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而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和处理特定的艺术形象的关系和位置,并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有机地构成一个完善的艺术整体。艺术作品的布局,文学上叫“谋篇”,篆刻上叫“分朱布白”。今天我们讲讲篆刻章法中的文字排列。
一字印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一字印来看,之前的汉白文一字印中,大家可以看到,都是满白文的布局。这就是一字印的最普遍的形式。我们再举两个印文。
第二个“沈”字印,可以看到“沈”字的右下部的留白。也可以看到,三点水占印章宽度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也是一种简单的排列。
我们再看看两个字不是摆在正中的例子。
大家应该注意到边框的一侧很厚,这是模仿古代泥封的一种形式,对应的字都略微偏向边框线条细的一边。封泥的知识我们给大家介绍过,秦汉玺印,皆用泥封,奏报的官员要将竹简捆好,并糊上泥团,再在泥上钤上自己的玺印,然后放在火上烧烤,促其干硬。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亲自验查,封泥完好,确未被奸人私拆偷阅,才敲掉泥封壳。后来很多商业上的往来信件也用此法,以至于我们后来看到很多往来的信件用蜡封,然后盖上自己的印信。多说了几句,怕大家误以为是照片拍歪了。
二字印:
我们之前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汉白文二字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印玺多是姓名印。排列也都是很规范的,所以姓名印的文字最好是采取最为简单的排列,如果是二字的,那么就如同上印,左右分布,各占二分之一。二字印也有对角线分开,各占一个三角的排布方式,或者上下分布,各占二分之一。这样的排布有些奇怪,他别是如果作为姓名印,就更加奇怪了,与其这样不如分刻两个一字印。如下图这样。
这方印可不是两个单独的印,只是为说明
三字印:
三字印的文字排列的基本形式是如下两种:
先将印等分四份,一字占一侧两份,另外的两字占据另一侧的另两份。我们之前给大家提供的白文三字印大多是这个架构的,这也是我们刻姓名章文字排列的主要的形式。但是一般姓名为三个字我们都会加一个印或者章字,这样变成四字。将印等分四份,各占去四分之一。姓名印多是书画留名,或者书信往来所用,为的是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所以按照汉印的这种等分排列布局为佳。
三字印的文字排列也有一些特殊的,如下图。
把印章的宽等分为三,每字各占三分之一,三字由右至左排布。笔者印象中没看到过把高度等分三分,从上到下的排列。
四字印:
四字印的最基本的文字排列大家应该也可以知道了,不错就是将印等分四份。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排列,这里我们着重的看如下两个印章。
“江山风月”印,或者叫“江风山月”印,这种文字的排列,风山二字约为江月二字的二分之一大小。自己设计的时候可以打个格子,那么将格1写一字,格2、3为一格写一字,格4、5为一格写一字,格6写一字如下图。这种文字的布局十分有特色,当然一般姓名印不这么排布。
“震无咎斋”印的排布是将宽度三等分,两侧各一字,中间两字。这种排列的方式在文字数量更多的时候的排列上应用很多,如七个字的诗词的一句。那么可以采用宽度三等分,两侧各两个字,中间三个字的方式。在后面七字印中我们可以看到。
四字印文字还有一些排列方式,我们也带给大家一些印例。
卢字占据一半,另外三字三等分排列
四字从右至左大约等分排布
五字印及多字印
关于文字的排布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图,大家自己看看是如何排列的呢。
这两方五字印,不用说一看大家就该知道,这是汉印的白文印,文字排列是最为规整的方式。
又是标准的汉白文六字印的文字排列。
这里介绍了下印文文字的基本排列,大家应该注意到,姓名印一般多是等分的排布。很多字的排布除了体现作者的心思之外,还要因字制宜,有的字笔画多,有的字笔画少,如上面有一方印“一研一画斋”,(一字没有用篆书,而是我们如今的简化字,那么可以这样排列。如果用篆字,这样是排布不了的。)一字简单,所占布局不大,如同三字的排列,这样就回到了三字最常见的文字排列中来。今天我们主要讲了方形印文中,文字的排列,虽然简单,但是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巧思和精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