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决》写的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主角是男人们,故事也是男人们,女人很少,而且柔弱顺从,一直是处于被动的位置。细算下来《连城决》一共也就写了四个半女性,戚芳、水笙桃红和凌霜华,一个小丫鬟菊友,只出过两次场,说过一句话,所以算半个人,还有一个小女孩空心菜,不算在女人里面。
我原来写《连城决》一直说只有三个半女人,是因为忘记了桃红。之所以连菊友都记着反而忘了桃红,恐怕是因为她是书中唯一一个作恶的女人。桃红的形象并不不美好,甚至是有些许丑陋,与其他几位善良美好的意象不太相同。然而,她并非主动做恶,与那些作恶的男人们本质上还是有很大不同。首先,她陷害狄云是被威迫的,并且无关利益,过后对这段事情也心怀不安,良心并未全部泯灭。其次,她其实相当弱势,只是因为看到了万震山的忌讳,就被放逐行乞,实际上无路可去,她并不能主宰什么。所以她虽然做恶,却是男人恶的附庸,听任摆布,可以随意抛弃,是个柔弱可悲的女人。也许她最后的流浪行乞的下场算是罪有应得,但是对于书中描写的穷凶极恶还能逍遥快活的世道来说,她的报应还是来的太急切了一些。
菊友虽然出场少,但形象却不模糊。她天真烂漫,心性纯真,是一个非常可爱美好的少女形象。她对凌霜华与丁典的倾心相恋非常同情,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传递消息,终于为此送了年轻的性命。她的这一行动里面,有善良,有情义,有奉献,比之书中其他自诩为侠义道中人,却见利忘义的男子们,不知侠义了多少倍,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她终究是弱者,如同一根点燃的火柴,倏忽而灭,不能留下什么,有胜叹惋。
凌霜华要自主很多,但是被摆布的无力感,也并不比桃红和菊友弱半点。她努力的追求了爱情,结果却是将爱人送入监牢;她要坚守对爱的忠贞,只能用自残来实现;便是如此,她终究也是一个随时可以被丢掉的棋子,被活生生钉死在棺材之中,而下棋的人是她世上最亲的父亲。生活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苦了一些,想到最后她在黑暗憋闷的棺材中,用指甲一下下刻划着数字时,那场景何其悲惨?而她心中又是何等的无助、绝望?在一个被贪欲做恶主宰的社会中,美好的下场,就是这般惨不忍睹。
水笙是《连城决》中正义和美的化身,是大多数人最喜爱的女性角色。她虽然伤害了狄云,却是出于误解,等到真正认识到狄云的本性后,便能勇敢的站出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为狄云辩护。她不像戚芳那样要经受苦难和感情的双重折磨,自主性也要比凌霜华和菊友高很多,于是她可以勇敢的决定自己的道路,并且有能力走下去。所以她的美因为勇敢,因为坚定,而变得更加超凡脱俗。但是,被困山谷中之时,她是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的,如果有选择,我相信以她的傲骄,必定不愿意接受狄云馈赠的鸟肉,但是她别无选择。在被群雄唇枪舌剑的诋毁中,她的辩白也显得苍白无力。她冰雪美丽,倔强傲骄,但终究还是一个弱女子。
相对来说,戚芳并不是那么让人单纯的同情,甚至很多人不喜欢她。她是受到了欺骗,但是人们会责怪她对于狄云的不坚定,由其是她已经得知一切真相后,还跑回去从墙中放出万氏父子,自己引颈就屠。“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戚芳。也许吧,戚芳是软弱的,但这并不妨碍她的美好。她在相信狄云已经背叛了她的情况下,还是救了他,并且把身边所有的珠宝,甚至匆忙的扯下女儿的金锁,一并送给这个“负心人”,并且虔诚的为他祈祷。既然她可以这样救狄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去救万圭?一个是她爱的男人,一个是她嫁的男人,她只为情而生。我甚至觉得戚芳最后折返去救万圭的一段,让她的形象更加高大,如果她可以冷酷的一刀斩断旧情,决绝的离去,反而没有了女人的味道。
女人是什么?女人是母亲,女人最伟大的是母爱,戚芳混身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母亲对于孩子的爱,不会因为他的好坏善恶,就有轻重薄厚之分,只是会用不同的方法,甚至会牺牲自己来求助自己走入迷途的孩子。戚芳最后回头去奋力的砸开砖墙,如同耶稣走向十字架,佛祖以身伺虎,那般的悲壮苍凉,又那般光芒四射。只是这般博大的爱和悲悯的善,可以给迷惘的狄云带来希望,却不能拯救恶贯满盈的万圭。
这一众的女子,美丽、善良、纯情,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软弱。这也不能怪她们,在《连城决》描写的群魔乱舞的世道中,如同丁典、狄云一般武功盖世的男人,也被人陷害污辱,何况这些本就弱不惊风的女子?武功已经天下无敌的狄云,仍然觉得外面的世道还不如在监狱中受苦更快活一些,面对这坎坎乱世,她们又怎么有力打破重建?渺小的善良的她们,必需得在其中求生存,虽然活的苦难,却不随波逐流,更不沾染上贪欲丑恶,坚持自己的真善美,活成黑暗天空中闪亮的星光。
些微的星光,不能照亮道路,大地依旧苍凉,然而却可以给人们指明方向,带来生存的力量。如果没有凌霜华、菊友,没有水笙、戚芳,《连城决》中所描述的世界,可还算是人间?狄云们,可还能坚持在那个世界中生活下去,
女人,可以软弱,但不会放弃善良和宽恕。那怕你伤害了我,也不能让我变的和你一样。这是《连城决》中最后一点人性的光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