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感的建立

一、秩序感的定义及意义

关于秩序感,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讲到:秩序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格。可见秩序感对于孩子的作用有多大,他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基础。
秩序的含义: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有条理地、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以求达到正常的运转或良好的外观的状态。)
秩序感分为:外在秩序感,内在秩序感。
自己是一个秩序感不好的人,外在表现为:拿过的东西随手放在一个地方,没有回归原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的思维比较欠缺,每日持续做一件事情做的不好,中间很容易间断,重新开始比较困难。
秩序感好的表现:所处环境干净整洁,自己做事有条理,用过之后将所有东西全部归位,能够感受到时间的作用:到既定时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二、想要达到的目的及目标

1个好习惯: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
2个清单:睡觉之前将玩具全部收起来;按照早起清单,睡前清单来自己做。
家庭所有人能够按照这个约定,在4个月之内形成1个好习惯,各自列出自己的早期,睡前清单,全家人能够按照清单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三、为什么要达到这2个目标?

1.对于2个孩子的秩序感形成有很很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孩子的自控力,时间安排能力提升。
2.自己和老公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3.对于孩子独立性提升。
4.孩子能够学习到清单化的管理方式。
5.提升所有人的效率,能够让心情更好。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家5口人都会随处乱扔东西:衣服,鞋子,书籍,床铺杂乱。
早起和晚上放学之后的时间,和孩子之间没有约定好,各自都要做哪些事情,事情要做到哪种程度,要如何来做。

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对于物品(回家之后脱的衣服,鞋子,书籍,床铺,孩子们的玩具)的固定放置地点,没有一个约定。

五、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1.明确东西全部放置的位置
2.为放置的位置贴上标签,在一张纸上写上明确位置
3.1天整理一次
4.新的来了,就让旧的请出去。
5.把自己,老公和孩子的生活习惯记录下,各自负责各自的。目的是找到各个的随手习惯,把东西安排在合适的位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说过明明是自己承诺的事情,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理由不去做或者做不到自己内心原定的标准,定了目标...
    易仁浩阅读 4,826评论 0 5
  • 孩子的秩序感是一个不断建立的过程,他对秩序感相对敏感的年龄段要更小一点,大概在两岁到三岁,在这个阶段,对于秩序感的...
    姐的剧本里没有你的戏份阅读 3,229评论 0 0
  •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见过世人万千了,独有他,可以算得上灵魂伴侣。但是,我们不能在一起。 只有和他,才能一起探...
    Fairync阅读 1,098评论 0 0
  • 周六的下午,商城里的圆形喷泉广场像粽子似的紧紧实实的裹了几圈人,似乎等待着什么演出,而旁边的咖啡馆里稍有些冷清。 ...
    本姑凉馥羽阅读 1,618评论 0 2
  • 【365极致成长营】第二十三天如果有了“绝对正确”1. 昨天我们说到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文明带来的问题。那再往下深想...
    陈陈陈皮阅读 9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