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谛:活好当下的每分每秒

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意思是说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忧虑,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亦不被时下的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当下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足够了。

人不应该执着于过去,畏惧未来,应该活在当下,安然处之,这才是对生活应该有的态度。

《人生由我》这本书中梅耶·马斯克的母亲在六十岁时丈夫去世,她并没有陷在过去的悲伤之中,开始上艺术课,学习木雕、陶艺和绘画,九十多岁时双手抖得很严重,不能再画画了,但她还在阅读书籍。她母亲说九十多岁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梅耶·马斯克的母亲没有陷入过去的悲伤,不畏惧未来的衰老,而是把当下的每一分钟都过好,即便九十多岁了,生命也依然丰富多彩。

1,不念过去,让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朋友发现每经过一扇门,他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朋友对他的举动十分纳闷,问他这么做是否有必要。

他微笑着告诉朋友,说他这一生都在关身后的门。因为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乔治正是凭借这种与过去的一切不断告别,才让他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凡是过去的痛苦与快乐,成功与失败,都如一缕青烟一样飘散了,不可沉迷于过去的东西。不念过去,才可给生命注入新的血液,迎来新的东西。

2,不畏惧将来,让生命的裂缝照进光

胡歌曾遭遇严重的车祸,右眼重伤,脸和脖子加起来缝了一百多针。

命保住了,但脸毁了,那一年,他24岁。

在24岁这样美好的年华,事业开始红红火火,崭露头角,却突然一下子化为泡影,有多少人能够受得了这样的打击。

缝了针的眼睛不能哭,他就把头放的很低很低,让眼泪掉在地上,想过就此放弃当演员,甚至想过自杀。

但最终还是熬过了那段黑暗的日子,慢慢地开始直面伤疤和现实,潜心打磨演技。

后来,他凭借《琅琊榜》、《伪装者》等多部作品,演艺生涯再次登顶,圈粉无数。

再次从逆境中归来的胡歌,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坚强地特质:不畏惧将来。正是这种不畏惧将来的强大勇气,才让他修复身心,磨练演技,最终涅槃重生。

即使命运把你逼到绝境的地步,我们也要不畏惧将来,让生命的裂缝之中照进光芒来,重新找到希望,勇敢地前行。

3,活在当下,让生命获得幸福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

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

有源又问:“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这个禅宗故事意思是说,该吃饭时就吃好饭,该睡觉就好好睡觉,期间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活好当下的每一分钟,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其他的事情上。

只有把握好当下,大到生活,小到呼吸,认真经营当下的每一刻,才是活着的真理,生命才可得到最终的幸福。

林逋在《省心录》中写道:岁月已往者不可复,未来者不可期,见在者不可失。

已经过去的岁月不可能再回来了,尚未到来的日子不能一味等待,而现在的时光一定不能失去

写在最后: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让它随风飘散,洒脱一点,不必执着。未来毕竟还未到来,不用惧怕,勇敢一点。唯有当下才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好当下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如此才是生命的真谛!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活在当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