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小朋友马上开学了,狗蛋儿问我要不要送礼?我问了几个问题:“你送礼的目的是啥?是为了让老师多照顾照顾你家娃?如果是,那如果别人送更好的怎么办?” 狗蛋儿不语,我接着道:“不送!”。至于不送的原因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医药》,这个是我的态度,也是我的底线。有人可能会问:“我就不相信你从小到大就没送过礼!” 送过,虽然不多【囊中羞涩】,一只手数得过来,那我还有啥资格鄙视这种行为?
利益性
送礼从古至今都存在,甚至被誉称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每天刷微信视频,时不时就能弹出来一条。
喏,你没点送礼的知识技巧,想送,还真不一定能送成。那送礼的真实目的是啥?是求人办事。事有多大,礼就得有多重。换句话讲:事有多小,礼就算再轻也得有。送礼似乎成为陌生人之间开口的桥梁,但凡你有所求,就得看礼说话,你敢没有礼,他就敢“失礼”。
记得之前我哥给小侄女办理户口的时候,去办理了好几次,要么没人,要么办不成,这个领导不在,他得盖章;那个领导请假了,这事难办。后来回家后问邻居怎么办的,邻居:“你傻啊,不带礼谁给你办。你送点礼啊,买条芙蓉王(250一条的烟),分分钟给你办喽。”
花了几个礼拜时间,后来算是办下来了,但我不晓得他有没有送烟。或许送了,或许没送,太多的无可奈何。说到这个烟,北方常规事情,多是送芙蓉王,250一条,这个数字也真是符合这个价值!我记得当时在上海给小朋友办理户口的时候,加上等前面一个人的时间,花了应该不到10分钟,真是可爱!
北方的天总是雾蒙蒙的,雨相对较少,空气的可见度一斑,仔细感受,空气中可能还夹杂着小石子;南方虽然空气多雨,空气更多的是水分,雨后的天也算晴朗。相比之下,似乎喜欢南方更多一点,尽管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不过,不得不承认,送礼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达到想要的目的,甚至比别人超出一大截。如果大家都在同一个跑道上奔跑,送礼的人像是多了辆自行车。短时间内,确实他能远超很多。但自行车总有坏的时候,到时候再依仗自己的双腿奔跑。一方面享受了骑自行车的快感,大概率是不想再费心费劲地跑;另一方面长时间骑自行车,跑可能都不会了,就算会,体力也远远比不过那些一直在奔跑的人。
非利益性
我真正称得上送礼的事,大概就是高考毕业后,给班主任买的一箱伊利酸奶吧。【其它好像真没了,如果有,欢迎评论区提醒我。】了解我的人都晓得我是个“刺头”。是的,我也觉得是。从头到尾都显得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也难怪狗蛋儿总嘲讽我:“不晓得你怎么活到现在的!” 在这个刺头的过程中,我可能需要付出更多,但这里的更多也仅仅是相对而言罢了,可能也就是外人眼里的更多而已。我始终坚信,人的可塑性和适应能力是没有上限的,而在每次突破后也必将会有对应的果实可以品尝。
为啥是高考毕业后送?讲道理,其实很早就想送了。但当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总会建议我,如果想送礼,最好是在校期间送。因为他们这个建议,我这个刺头,必须,一定得等毕业后送。是的,我同样鄙视他们的这种思想,但这不影响我爱他们。我认为人生在世,得有标准,这个标准可以约束我们的行为;在我们难以抉择的时候,不妨看看这个标准,可能就有了方向。
时至今日,我以己实验,似乎不送礼,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