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忽然有种感觉,怎么不上班的日子觉得更忙碌了呢,每天过的都很充实。我都有点怀念以前上班的时候了。
因为近期我总是感觉不太舒服,也许是阳了之后的后遗症,又或许是本身基础病的事,总感觉气不太够用,还时常的发个低烧。今天w先生休班,便带我去医院检查。
我不想去挨个看门诊,便直接去了体检科,按自己的所需选了几个体检项目。今年六月份时做过一次全面的体检,所以这一次根据自己的情况,我只选了验血、肺CT和B超。
不巧的是,今天人特别的多。总共三个项目,比我上一次全面体检耗时还多。如果是以前,看到这种情况,我会心里非常急躁,最后会放弃,不再查了或者以后再来。
不知为什么,今天面对这种状况,内心却没有任何想法。我坐在旁边的等待区,看着人们急匆匆地来来往往,听着叫号的声音此起彼伏,置身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之中,内心却是非常安静的。这难道是太傻给我带来的改变吗?
拿出手机,翻开电子书籍,点开分离的世界部分,利用等待的时间我便开始阅读了起来。
“分离”是指所有关于事物区别的带有情感的认知都是分离的认知。比如好坏,对错,多少,大小,有无,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分离是一切矛盾、痛苦和问题的根源。
想想还真是的,比如一日三餐,我们经常在想应该怎么吃更健康一些,哪种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更丰富一些,我们把自己陷入到这些比较与选择之中,沉浸到那些多一点就会好一点的虚妄之中,也因此带给了我们无数的矛盾与痛苦。
只要有选择,就会有分离,就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开越好,我们为了选择更好的房子和车子,终其一生在追逐,在比较,终于找到自认为很满意的,但是往往过不了多少时日,这些曾经的选择又成了矛盾的根源,我们还想要更合适的。
而这个世界的诸多规则与秩序,为了迎合和激励人们的这一场追逐,各种各样概念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房子、车子以及各种各样的物品,被费尽心思的设计进去一些新的理念,然后被大肆地宣扬,然后就会又引起一场新的追逐。
我们只是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房子是用来住的,能够容纳一张床,累了能躺下休息一下。车子只是一个工具,能够方便地把你带往目的地。房子和车子同其他物品一样,确实存在着差别,但是功能却是一样的,何必去为了那些所谓的更好的,而让自己陷入到那些疲惫、矛盾与痛苦之中呢。
这个世界并不是“多一点,就会好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断舍离,适当的减少一下,给自己减负。也许当我们放下选择的时候,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