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小学时我们唱过一首歌《再过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常常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时家里用的是煤油灯,上学时带一个用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村里通电的那天,全村人像过年一样热闹,孩子们兴奋地满村乱窜,直觉得那十五瓦的灯泡亮得睁不开眼,教室里也装上了电棒,亮堂堂地照亮了角角落落,读书声也比往日高了许多。
收音机在当时很少,经常是几个人围着一个小收音机,听《杨家将》《岳飞传》《夜幕下的哈尔滨》等等,单田芳刘兰芳王刚就是心目中的明星。没有钟表的都是凭收音机的节目报时掌握时间,晚上一家人边听收音机边干点活,秋收时剥玉米棉花,农闲时缝缝补补做针线活,那样的日子家人已觉得幸福了。
电影在那个年代是孩子们的“大餐”了。每个公社都有自己的放映队,村里红白事(婚丧嫁娶)就有电影。夜幕降临,提着小板凳早早占上好位置,小商小贩叫卖吆喝此起彼伏,大人们也早早收了工,孩子们嬉笑逐闹,仿佛盛宴前的开场。电影放映是要换片的,有时候是几个村同时放一个片子,就要等,场面就乱哄哄了,有吃东西的,有大人呼喊自己孩子的,有打架的,熙熙攘攘似乎在上庙会。等到电影散场,又是一阵拥挤热闹。那些年看过《少林寺》《高山下的花环》《喜盈门》等老电影,而且是很多遍,那些电影是孩子眼里外面的世界。
村子里有电视那年我六岁,一台十二寸的小黑白电视,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个头小的我拿了一个小板凳就紧贴在电视机前,盯着那黑白的电视台标。《霍元甲》《陈真》《血疑》等等都是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电视是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后来陆续有家庭条件好的开始买电视,再后来有了彩色电视,一直到现在的液晶电视,基本上家家都有电视了。但却没有了那份新奇和热闹的氛围。
最早知道电脑是在高中时代,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老师每堂课不厌其烦的讲述程序命令等专业知识,下面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学校也没有一台电脑。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电脑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后来在大学才见到真正的电脑,是需要用命令操作的电脑,没有鼠标。再后来流行学习五笔输入法,拆字记字根口诀。到了2000年,用我俩工作以来积攒的所有积蓄8千元买了台电脑。上网是拨号,网速很慢,下个电影需要一晚上,下张图片也要十多分钟。不过那时有台电脑已经非常满足了,可以看新闻,可以打字写文章,操作系统也很好用了。当年有一款非常流行的游戏《仙剑奇侠传》。用了大概四五年,开始有液晶屏电脑,网速也有专线了,电脑也基本普及了,全民进入网络时代。
给家里装电话时是1999年,村里没有电话,非常不方便。到电信局花了1200元装了电话,当时月工资600元。那时通话费也贵,村里人来打电话收取费用,来电免费叫,方便了许多人。后来电信装机费降下来了,电话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手机在1997年已经在大城市有一部分人开始用了,大概在5000元左右,那时手机收费是双向的,还有扶贫费等,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那时流行的是BB机,也就是传呼机,有汉显和数字之分。数字机便宜,六百元左右,汉显的千元以上。有专门的传呼台,每个传呼机有自己的号,用电话给传呼台打电话,然后传呼台给对方发送电话号码或信息。传呼机只存在了很短的几年时间。
2001年时给老公买了一部飞利浦手机1700元,那时手机的资费开始下调。手机的功能很简单,只是接打电话发信息,没有相机功能。后来几年手机变化不大,增添了相机功能,屏幕变大,有翻盖的,有上下推拉的。三星机子火了一段时间,有苹果智能机后,掀起了一代又一代苹果粉。国产机随后崛起,移动网络进入2G、3G、4G时代,网购直播移动支付等等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小时候饿过肚子,穿过打补丁的衣服。随着社会发展,也赶上了好时代,经历见识了以前想也想不到的科技成果,汽车满大街,火车日行几千里,这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年追逐过的都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里,以后还会有新的事物出现,会成为又一代人记忆里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