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赞美先王之道的“美”,到底美在哪里,好在哪里?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就是使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和睦和谐的程度,这就是诸位先王使用“礼”来治理天下的做法。这样的解读很通顺,没毛病,但值得商榷。
有一种疑问,关于这句话的主语。第一,如果主语是先王,那么礼教的作用是使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程度为贵;第二,如果主语是礼,情况就不同了,实施运用礼的目标,以什么为贵呢?答案在这里出现了分叉,可以理解为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可以理解为行事做人恰到好处。按照上下文通读,我取第二个主语,就是礼,而不是先王。
如果主语设置成立,解读随之发生变化。礼教,礼数在现实中的运用,以做人做事恰到好处为最高境界,先王们治理天下,都以这样为最好,为最美,无论国家政治军事大事,还是百姓鸡毛蒜皮小事,都不能走极端,而是要在小与大之间,在得与失之间,在对与错之间,取一个恰到好处的中间值,取一个能够兼顾各方利益的中间值,面对阶级分化和社会矛盾,能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极端方法来解决?不能。达到和谐的手段就是要采取“中和”的方法,既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又照顾被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既保证国家财政的正常运作,又保证基本民生需求,取一个恰到好处,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的中间值,这才是高明的领导呀。
做人做事恰到好处,就要主动地克制主观意志,你让一步我让一步,兼顾,双赢,这就是“和”的最高境界。
如果遇到问题和矛盾无法调和怎么办呢?不能为了维护一团和气而丧失原则,为了和谐而去和谐,为了团结同志而去团结同志,为了表面的和谐,隐藏意见,掩盖矛盾,甚至以牺牲多数人利益来满足少数人利益来维持体系的和谐,这样做是不可取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能一味迁就,必须以礼教礼数的规范来节制,来克制这些过度主观的行为,这才是维护“大和谐”的根本方法。
“和”字最初的含义,是赞美音乐流畅悦耳。音乐之所以流畅悦耳,是因为每个音符,每个节奏都在自己应该的位置上,不混乱,有规律,才有了音律之美。同时,音乐之美,还美在恰到好处,孔子在《论语》中称赞《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就是恰到好处最好的证明吗?
我们做人做事,所追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而是要达到自我的目标和梦想,但是在处理个体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时该如何解决?就是要运用“和”的理念,追求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恰到好处的中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