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上班路上,听着蒋勋讲红楼梦,第二回下,说起文学创作的中间地带——并非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带——人性并非绝对的分为好坏。谈到美国爱荷华州曾经的中国留学生枪杀案件,他的一个朋友曾经做过专题报告文学创作,尤其是采访到该学生的中国同学和西方同学而得到的截然不同的反馈。由此而说到的中国由古以来的人性判断观念,似乎总会一上来就会根据一个风向标而把人“脸谱化”。蒋勋也说到这让他想到台湾的媒体宣传,人们经常会受其影响,而一看到某个被评价过的“坏人”就说“哦,早就知道他是坏人”,似乎这幅长相就成就了“坏人”的定论,也有可能被随后一个报道揭露真相,才发现“哦~他不是坏人”。这又让我想到暑假看的《善与恶的距离》,真是活生生的追踪“报道”。
人性,实在有太多的灰色地带。无论现实还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