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飞行员中的老司机,42年来运送了上百万乘客,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飞行事业。
可以说在机长中,他是全美航空最专业的,至少也是之一。
某次国内航班,飞机起飞2分钟后即遭到飞鸟攻击,两架发动机全部熄火,他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和经验选择在哈德逊河上迫降。用208秒,让机上155人全部生还。
然而,他却受到了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起诉。
原因是委员会认为计算机的模拟飞行实验显示,返回拉瓜迪亚机场才能安全落地,而在哈德逊河上迫降生还几率很小,历史上几乎没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成功过,实属违规操作。
最终,在听证会上,萨利指出了委员会的荒谬之处:计算系统千算万算,却唯独没考虑人的因素,没把飞行员的反应时间算进去。毕竟刚起飞就被飞鸟撞击,以前没有任何飞行员受过这种突发训练,遇到后难免不慌张。
后来,当委员会在计算系统中加入35秒的反应时间后,果然模拟出飞机返回拉瓜迪亚机场后无法安全着陆的结果。
影片结尾,萨利成了全美英雄,享受人民的欢呼和掌声。
很多影评都说这是人工智能和人类经验的PK,而这次是人工智能“败”给了人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萨利是英雄无疑,他的直觉和经验最终帮助了他。但这并不能说计算系统是失效的,是委员会漏算的35秒反应时间让计算系统失效了。
不是每一个飞行员都是萨利,但进化不止的人工智能将会复制出一个又一个“萨利”。它每迭代一次,就是一次更强大的进化,就比如加入35秒后,它会得出更好的结果。
除了进化能力,人工智能更厉害的是它的决策机制。
咱们先开个脑洞:
假设这次事件后,航空指挥系统加入了35秒这一反应时间,结果萨利再次遇到同样被飞鸟撞击的情况,而起飞时间和周边地形发生了变化,系统模拟的结果是降落周边机场,那么萨利作何选择?
是听从系统指挥还是再次迫降河里?如果再次迫降河里,仍能确保安全吗?答案恐怕是有异议的。
假设类似这样的事件分别发生10次、20次和100次呢?那么整体胜率是计算系统高,还是萨利高?
恐怕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它背后的本质是: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决策都是全新的,是把过去的所有数据全部跑一边,然后得出一个概率,最终选择概率更高的去执行。人类则不同,人不可能每次决策都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算一边,然后选择概率最高的,因为人脑的构造不允许,没这个脑容量。
人依靠的更多是经验、直觉和管用的“套路”,这样才能更好地简化事情的处理,也提高了做事的效率。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的每一次决策(尤其是临场决策),其正确的概率都是50%,哪怕他经验再丰富。
如果还是没有理解,建议你看看《最强大脑》第四季水哥跟小度(百度人工智能产品)关于人脸识别的那场比赛。(详情我就不讲了)
说回投资。投资决策,你是更相信经验,还是数据?
数据,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推崇量化投资的原因。
可以想见,未来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的智能投顾产品,必将横扫市场,那些在各种群里划K线的“大师”的日子也是更不好过了。而不懂基本面,不懂起码概率学知识的散户也将面临更严重的亏损。
毕竟,现在连房价都分化了,投资房产都需要越来越专业,更何况复杂的金融投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