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和文化史专家,乃是自学成才并成名成家的典范。
沈从文出身当地名流之家,然则时局动荡,其家没有例外于败落的命运。
在土著部队的六年移防辗转和流徙不定,既让他倍受流浪的往昔时艰,也由此积累了难得的湘西及周边尘世的直观认识,这些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
之后,沈从文别故土至北平,从湘西偏僻的凤凰小镇到喧嚣的都市,开始了一代文匠坎坷而跌宕起伏的创作之路和艺术奉献之路。
沈从文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民族的本土性极强,同时,散文的隽永清逸和朴素自然皆备,而这里面,包裹着一个思乡的寂寞灵魂,字里行间时时隐现若有若无的淡淡忧伤与孤独。
在沈从文眼里,湘西家乡的群峰罗列和烟云变化是那么的绮丽多姿引人入胜。
然而,这美丽大地的民俗民风民情和风物乡风,则是沈从文更多着笔的地方。
沈从文文章里的淡淡忧伤和孤独,正是对大美风景里展现的落后和衰败而有感而发。
这种关注地方民众现实和未来的命运记录,正是沈从文文字背后的悲悯和叹息,也是其内蕴无穷的艺术特色所在。
市集上人流的骚动,岸边滩水的起伏喧嚣,成为令人妒慕、赞美、惊奇的乡村画卷,可是,少有人会注意作者的落款,“1925年3月20日于窄而霉小斋作。”
这在传达一种忧伤,一种无法和故乡再次那般亲近的忧伤,真是一种悠长回忆里的淡淡忧伤!
夜泊岸边的水手们,在重复着各自快乐或者单调乃至伤感的夜生活,而沈从文却在一切结束后写到“那寂寞的足迹,事实上我却不曾见到,因为第二天到我醒来时,小船已离开那个泊船处很远了。”
足迹不曾见,船也将很远了……
这无伤而实哀的落笔,无人能领会他心中的苍然,但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淡淡忧伤却淡然而出,不能拒绝!
写罢多情水手和多情妇人的点点滴滴和纠缠不清,临笔还是“十想郎”小曲的传来,“我知道那是由谁口中唱出且为谁唱的。我站在河边寒风中痴了许久。”
这怅然若失的痴绝非为自己,实在是为这些低层艰难生活乡民的伤痴,生活啊!就是文中所说“……“命运”这个字的意义,而且皆俨然有一点儿痛苦。”
无论常德的船还是沅陵的人,也无论是箱子岩的夜话凤凰城的游侠与苗蛊巫者,沈从文从容淡定写来,行文里间无不有淡淡的伤感流露期间。
借用前辈文中的一句话“……想要写些什么,把笔提起,又无力的放下了。”
其实,这心中的无法放下,已经成为一座仰止的高山可见!
2019——12——8 敬而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