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谢谢小钟美女巨额打赏了我的上一篇开机日记,雅典娜的简书首赏来自你。攒虾吃的小钱库,更殷实了哇!
(二)今天一边上班写代码一边用四个程序反复地不刻意地去听了《相信未来》(男声版),谁让我对这篇文章比较熟悉呢,在此悄咪咪地感谢一下语训群的所有人。
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下:
程序1:相比程序3,少了一些尖锐的声,但是听着还是时不时觉得是个女声。
程序2:听得不好,辨识度比其它三个都低。
程序3:相比程序1,出现了很多尖锐的声音,导致我有时候觉得是个女声。
程序4:听着偏女声,只有个别字我能不用思考就知道是男声,而且一种诡异的感觉,耳蜗侧听低频很苍白,就像是本来粗黑体的字,只能感觉到一个黑边,里面是白的。其它程序没有这种感觉。
所有的程序都有的共同感觉是:
(1)声音像蒙一层纱一样模糊,而且声音很小。
(2)感觉还附加一层磁场一样,让声音听着更加的发散不够集中。
(3)睫毛的“毛”是个非常低沉的男声,在整个倾听的过程中显得格外的突兀。
(4)失败的“失”听起来略怪,也是在整个倾听过程中,突兀了一下,不像同一个人在朗读。
(5)感觉朗诵的人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声音高亢(捂脸)。
然后随机听了几个视频,无字幕的,自己没有固定记忆的。其中有一个是泰戈尔的飞鸟集,只能零碎的辨识出几个字词,我,天空,太阳,时候等等,并不能像左耳一样盲听连续成篇。然后我对着字幕,大概的轮廓又能对上。看来耳蜗听懂又是一个需要映射的练习过程。
(三)我听了一下自己相信未来以前的录音
程序1:为啥有很多的字词我听着像男声一样低沉,我的声音有这么低吗?给跪。
程序2:如果说1模糊,2简直比1更加的模糊,但是男声感减弱了好多。
程序3:男声感减弱好多,和1的清晰度不相上下,虽然也模糊,可不如2糊。
程序4:没什么感觉,不好不坏的感觉。
(四)环境音
(1)早上起来做早点,关了助听器开着单蜗,水流声和记忆里的完全不一样;面包袋的哗啦声够琐碎够响亮;我从煮锅里擓馄饨到底汤里,居然听到了“噗噗噗”的好几声,然后我捞起来一个又丢进去好几次,就为了听听这个没听过的新奇的响儿,哈哈。
(2)上了几趟单位的厕所,发现所有原来记忆库存的环境噪音都多了额外的附加声音信息,比如撕纸声在原来声音记忆的基础上出现了尖锐的“嘶啦”,冲马桶出现了尖锐的回旋式啸叫,打开灯的开关是比原来大很多的“啪嗒”的清脆声,讲真,我第一次真的吓了一跳,我以为我开了开关,灯炸了。。。。。。
(3)单位电脑的键盘敲击起来没什么声音,不像苹果噼里啪啦很清脆一下子就能听到。问了刘琳刘璐,她们听别的键盘声也很明显,刘璐在单位能听到旁边某位同事的键盘敲击声,不知道为啥,dell的笔记本,敲击听着很安静。
(五)练习
三个小时的练习发现了一个让我毫无心理预期的结论:耳蜗似乎是为英语而生的。
这部分内容有点多:
(1)首先,由于我对英语音节的记忆并不清晰也不牢固,毕竟不是母语环境,在这里待了不到四年,我先单蜗采用了四个程序轮流用《天使语训》测试的方法来确定哪个程序相对给我较高的分辨率。
结果如下:
以下测试全部是一组25个,每组4选1,全部为初级难度。
程序 | 声母(initial consonants) | 韵母(medial vowels) | 辅音(final consonants ) | 食物名字 | 环境声音 |
---|---|---|---|---|---|
程序1 | 68% | 84% | 60% | 92% | 72% |
程序2 | 60% | 84% | 64% | 80% | 无 |
程序3 | 96% | 68% | 84% | 84% | 无 |
程序4 | 84% | 72% | 88% | 88% | 无 |
最优 | 程序3 | 程序1和2 | 程序4 | 程序1 | 略 |
环境声音实在是无力吐槽,用程序2听的时候,中间有个噪音我识别错误,然后反复播放的时间太长,你猜怎么着,我睡着了,然后我醒来以后,就不打算听这个环境声音了,继续下一步实验。
综合来看的话,程序3的识别率都很高。但是韵母的表现上,程序3却这么差,于是我又测试了一组韵母,增加了难度。
重复测试韵母,50个一组,六选一,初级难度。结果:
程序 | 识别率 |
---|---|
1 | 68% |
2 | 62% |
3 | 64% |
4 | 70% |
感觉相差也并不是特别的多。
然后我采用双模测试了韵母,正确率飙升了,仍然50个一组,六选一:
双模韵母,50个一组,六选一:
程序 | 识别率 |
---|---|
1 | 80% |
2 | 84% |
3 | 90% |
4 | 90% |
在不断地单蜗练习过程中发现,sh, t, v这三个音特别的与众不同,随着练习和不断地犯错,声音变得越来越熟悉,记忆也越来越深刻,关于这三个音,到双模测试部分,就几乎接近100%全对了。
双模的融合一开始真的超费劲,有一种强烈的分裂感,要么只能注意力集中到左耳,要么就只能集中到右耳上,一开始并没有着急去记正确率,我先练习了一会儿才开始进行了测试,到后来做到第二组的时候,发现大脑反应已经可以越来越快,可以同时捕捉两耳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整合,但仍然有一种我能感知到的迟滞感。
带着英语给我的惊喜,我开始了中文的练习之旅,结果却又让我大吃一惊。
首先,单蜗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声调上,我一开始测试了一组声调,全程傻眼,几乎每次都错,这种次次错的现象立刻引起了我高度的重视,这是为什么?
然后我不再去想什么中文声母的识别,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声调上。为什么耳蜗听到的声调和助听器记忆里的完全不一样呢,我连三声这种很明显的音节都可以混淆得乱七八糟,一二四声更是轮流混了一遍。
我试验了很多次,试验的这些,没有具体的数据记录,但是通过反复地听,我发现了耳蜗的一二三四声只有在程序3下,绝大多数时候的判断都对,即使听着并不完全是记忆里的声调,但是在程序3下,一二三四声,有着相对其它程序的区分度,程序1,2,4的声调,区分度很差,在程序3下,当你熟悉了耳蜗的那个一二三四声的感觉以后,反复的记忆,是可以固定下来的,当然并不是100%都对,而且听着和助听器也完全不一样,但比其它程序存在显著的区分程度,当你不停地重复播放,每一次播放,可以轮流和记忆里助听器的一二三四声一一对应,你会发现,总有一个听起来是有点接近的,选它就对了。所以我的感觉是声调问题和程序的设定有关系。
在解决了声调的问题之后,我做了中文的常用字词,
中文常用词,随机,声母测试,50个,六选一:
程序 | 单蜗识别率 | 双模 |
---|---|---|
1 | 64% | 62% |
2 | 74% | 70% |
3 | 74% | 66% |
4 | 72% | 68% |
错误集中在老问题上,sh和s不分,j,q,x全混,ch,t,d混。今天反复听这些音有一种感觉好像不一样,但是又感觉没啥区别的迷茫。不如英文,感觉能开始明显的区分和记忆了,也许在中文的识别上,我还需要时间来强化这之间的细微区别吧!
今天的感受就是:
(1)耳蜗更像是为英语而生的。
(2)程序3,是我现在最喜欢的程序,因为可以兼顾英文和中文两端。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