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MVP 学习笔记

直接看README.md和源码(todo-mvp分支)。根据tasks界面的功能画了一张类图,并根据模块进行划分。

MVP.png

Model层。所有对外方法都写在TasksDataSource接口中。TasksRepository, TasksRemoteDataSource, TasksLocalDataSource实现了接口,并且只保持一个对象。TasksRemoteDataSource对象负责服务端数据请求,'TasksLocalDataSource'对象负责本地数据管理,TasksDataSource对象负责调度内存缓存,本地请求,网络请求的优先级,处理请求策略。它是包外唯一可以被访问到的对象。

Presenter层。连接了Model层和View层。TasksPresenter对象持有一个View对象和TasksRepository的实例,它负责处理界面与数据交互的逻辑。在这一层中有一个TasksContract类帮助大家理解,它包含了两个接口类------TasksContract.ViewTasksContract.PresenterTasksContract.View接口由具体的View类来实现,它包括了数据请求过程中的回调方法;TasksContract.Presenter接口由TasksPresenter类来实现,它负责View交互过程中的数据操作逻辑。

View层。TasksFragment对象持有一个TasksPresenter对象。它只负责界面相关的逻辑,所有与数据相关的逻辑都交给TasksPresenter对象去实现。

TasksActivity是整个页面的入口,它负责创建TasksFragment对象(View)和TasksPresenter对象(Presenter),并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它实时上充当一个控制者的角色。

![逻辑架构][2]

总结:

  • 整个架构分层清晰易于维护,避免了把逻辑放在Activity/Fragment中,代码臃肿的问题。
  • 界面与逻辑分开,可以分层开发,单元测试方便。
  • 没有引入太多的类,对代码体积影响小。
    ----------------------------分割线----------------------------
    继续读todo-mvp-clean代码。对Domain部分画了简单的类图。
mvp-clean-domain

Domain部分主要作用是:

  • 添加了异步请求,防止在UI线程进行耗时操作
  • 添加了一个线程池,减少资源消耗
  • 使用了UseCase避免重复代码,减轻Presenter类代码量

整个框架没有引入第三方代码库,增加的代码量不算多。如果只做简单的网络请求,已经基本够用了。

现在整个架构是这样子的了。
![mvp-clean-structure][3]
[1]:https://github.com/android-cn/blog/tree/master/java/dependency-injection
[2]:https://github.com/googlesamples/android-architecture/wiki/images/mvp.png
[3]:https://github.com/googlesamples/android-architecture/wiki/images/mvp-clean.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