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朋友圈被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广告刷屏了。
情节如下:一个长相蛮好的男主,在去美国留学的第8天下午4点,同学聚餐,每人负责带一道菜。
他打算做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但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他不知道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鸡蛋。于是他发微信给大洋彼岸的妈妈,问西红柿炒蛋怎么做。
妈妈发语音指导,爸爸也掺和进来,男主说听不清。于是妈妈果断起床,现场制作西红柿炒鸡蛋,爸爸负责录制完整视频,发给儿子。
男主成功地做出了西红柿炒鸡蛋,色香味俱佳,把中国传统美食传递给国际友人,受到大家一致称赞。
但在回答自己来自中国之后,别人问:“中国和美国时差是几个小时?”男主才恍然想起,原来妈妈是在凌晨4点起床给他示范……
第一天,无数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告。第二天,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引发了血案,无数人吐槽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广告,并且怒骂这个孩子:凌晨四点,吵醒你妈,这熊孩子……
这情节,绝对属于中国式的反转速度。大自然的进化塑就了我们中国人一张平面的脸,眼窝子比较浅,所以眼泪很容易溢出。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容易被真感动,如果真是那样,导演也就不会安排男主在深夜里喊醒妈妈了。
看了这则广告,人们吐槽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孩子缺少独立能力,于是乎“妈宝”“奶宝”“巨婴”等时下流行词汇一股脑得涌上来,却没有多少人去反思一下我们的孩子为什么长不大。
还是看看我们的教育吧!这才是一切问题的归因。
先说我们做父母的吧。中国式父母,基本上都是“死了都要爱”。为了孩子,基本上都是“舍得一身剐”的。很多父母活着做牛做马,不但考虑生前,而且而且算计好身后。几天前,那个亲手杀死智障儿子的母亲的故事不是感动了好多的人吗!中国有句老话,“只要父母在,不管多大都是孩子”,意思是什么?是习惯享受父母的宠爱,有靠山有指望而已。
孩子一出生,就成了每个家庭的中心。他的每一声啼哭,都会牵扯到好几个人的神经。上幼儿园了,孩子仍脱离不了父母、祖父母的视线。幼儿园的门口,哪处不是聚集了“宝宝”们的爷爷奶奶?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甚至高中毕业,哪个不是被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着。
再说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何曾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能让孩子独立自主的教育体系?在学校,我们的教学习惯于最简单的教学,即记问之学。从早到晚,课堂教学几乎是孩子全部的内容。在应试的压力下,我们手把手教给孩子的基本上是自己认为最准确的东西。考试所考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学生答题与标准答案稍有偏差,便是错误。考到原题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如果试题稍稍变通一下,大部分的孩子就会折戟沉沙,所以,每次考试都吓得学生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这种体制下,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难坏了我们的留学生。你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知道我们的学生是多么不擅长动手动脑。裤子尿湿了,怎么办?喊妈妈!简单的西红柿和鸡蛋的组合,我们的孩子就不知道试一试?当然就更不知道百度一下了。
如此的一个广告拍得很温情,很有中国味。仔细端详这则广告,我似乎嗅到了一种味道,什么味呢?
看看我们孩子的作文吧!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写作文,最擅长用的题材就是我们的父母在雨夜送孩子去医院淋湿生病的故事,就是闷热夏夜我们的父母给孩子扇扇子入眠的故事,就是我们的父母把鱼身子留给孩子自己喜欢吃鱼头的故事……在这种故事中长大的孩子,离开了父母,他会知道怎么做西红柿炒鸡蛋吗?
有一次我对学生说,你们整天抖搂尿布时代的往事,不觉得有味吗?但是我们的孩子就是习惯于这种简单的思维,不愿意长大。
这样的广告创意,太不用心。
一个最不禁看的广告,却含有最有嚼头的内容。也许,广告创意者不小心黑了一下我们的教育吧,黑得辛辣、黑得一针见血。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它在黑我们教育,还是我们的教育本就如此呢?
还真就不是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