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四年,更爱礁石边的风浪。离开故地,我得以重新定义自己。
定义的自己,总又被自己推翻,这值得欣慰。本性的叛逆,使我热爱革新,而变化之中裹挟着可能性。
在复杂的人格矛盾中,更见得他人的内心了。因而,如今的多数时候,外在柔和:如果在不易的生活中,能使身边的人感到放松或快乐,便是我乐见的。
说起稳定与改变,从小就爱海的变幻无常。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也是我从小欣赏的角色,自由散漫、勇敢随性、从不拘泥于规则、权力,破破烂烂管你是谁,转着罗盘用自己的能力与方式探索世界。有时在想,我或许更适合生在东南亚海岛上某个渔村,有椰子和热带鱼、木制舟和乱飞的鸟,皮肤黑点不碍事,天空高得很,看得见星星。那么我的水性,也一定很好。
然而呢,现实是,大学结束了:
acca持久战没有结束,还有2科。
大二出国短暂游学后选择考研,赌北大第一年招的mpacc分低赌错了,即使初试联考分数过了央财和对外经贸的线然并卵。算不上决策失误,也不后悔。
两个月内,翻身找工作,磨难不提,好在500强前80的外企收留,内审风控,专业相关,未来共事的人都很好。
哇,顿时又活在体制的框框里了。
生活就此固化了吗?不会。我的学业生涯也不会结束。但在此之前,要先自立了。想想也不是坏主意,没有财富自由哪儿来的精神独立。当然,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心里忐忑还是有的。
这几年忙忙忙也是还过去的债,以前日子糊里糊涂太不走心,爹妈爱我惯我,死傲娇的成长中真是被各种乐子诱惑。
想到爱情,之前忙到没空也没心情。最近总是好气好气地被塞狗粮,气到喷鼻血,可还是憧憬的。如果哪天心甘情愿被领走了,那要么是个勇敢温柔的怪蛋,要么是个憨到尽头自然萌的瓜娃,恨死榆木脑袋住着夜莺的人了。感情啧,伤人伤己。
总还是会想起在有月亮的晚上,躺在礁石、岸边的台阶上的感觉,大海的声音,多深沉、宁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