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说法走红网络,备受年轻人青睐,它被用来介绍各种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事物,虽是调侃之词,却在无形之中彰显出一种中国青年的自信力。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基层建设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在无数模范党员干部的榜样力量下,也有那么一条“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基层党员干部成长道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条“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基层党员干部调研道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想真正落实在基层,普惠到广大人民,就需要基层党员干部这根“针”发挥承上启下、 “穿针引线”的作用。大到一乡一镇,小到一村一户,需要立足实践、深入调研,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从三赴雄安,亲自推动“未来之城”拔节生长,到卷裤腿、淌积水走访调研,再到多次换乘深入村庄“解剖麻雀”,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身践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的真理,沉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一条“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基层党员干部实干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胜利不是唾手可得的。基层工作,少不了会有“难啃的硬骨头”,会有“绊脚石”“顽症痼疾”。困难纵有千万般,却也难抵一个朴素真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众多投身一线的青年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实打实干,用脚步丈量青春、用汗水换回实绩,无论是连日走访三百多户的选调生,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加班加点的村干部,他们这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韧劲、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担当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增彩添色。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条“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道路。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走群众路线,夯实群众基础。 “些小吾曹州县令,一枝一叶总关情”。心系群众,人民至上,是为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气池,是湘西十八洞村的围炉夜话;是从信访一线,到平安防线;是奔赴一线,抗洪救灾,与风雨同行,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这仅仅只是部分基层工作者、党员先锋模范的缩影,还有更多的党员“孑然一身”“两袖清风”、默默无闻,在基层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人民群众的眼睛如“明镜”,映照基层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如“标尺”,衡量基层的工作成效。只有真正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接纳,党群干群同心同行,一步一个脚印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党和国家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总结出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未来可期的年轻党员干部,当沉下心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读好基层建设这本“无字之书”,走好基层建设这条成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