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深耕三班2讲《维吉尔眼中的蜜蜂》
维吉尔眼中的蜜蜂主要说了,蜜蜂刺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结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为了生命而抵押自己生命的矛盾,既是把生命留在了自己制造的伤口里。而当我们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是否犹如维吉尔眼中的蜜蜂?
(一)情绪的危害犹如原子弹爆炸,一波一波,冲击力极大。
第一层当情绪爆发,怒火中烧,能够产生催骨拉朽的能量。《培根论愤怒》里说“怒气就像摇摇欲坠即将倒塌的房屋,在它倒下的地方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
第二层生气之后,初级波会让人产生悔恨,内疚、自责的情绪,冲击波比第一次杀伤力更大。
第三层核辐射,当事情过去好久,甚至许多年,依旧影响现在的生活,形成心锚成为潜意识,成为“不在场之在场难题。”
情绪一旦开启,就像驱动自毁模式,一次爆发就会把友情、亲情轻易毁掉。对于面对的事实不但一点用处没有,反而推向了更加难以复加的境地。就像维吉尔眼中的蜜蜂,一旦感到危险,防御伤人,蜜蜂的生命就结束了。
刺人对于蜜蜂而言,把生命留在了自己制造的伤口;对于人类而言,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了情绪上。人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爆发情绪相当于无休止的消耗生命。
(二)、情绪产生的原因
我们担心伤害,恐惧未来,时刻处在防御情绪中,随意放逐一次次的情感状态,大量生命浪费了。
同学说:感觉每天时间好紧张,都不够用的。
老师问同学:你每天都干些什么事情,有效的时间有多少?再细致一点,你每天处在焦虑愤怒的时间有多少?处在无聊空虚的时间有多少?
同学回答:这么一想每天大多时间都放在情绪里,无力、愤怒、恐惧、抱怨之中,每一天抱怨时间比学习时间还多。
当我们处在无法自控的情绪中,相当于处在自毁之中。我们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中,生命留在了自己制造的伤口之中。明明知道悬崖,还非要跳下去,处在自己催眠的情绪中无力自拔。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在纸片上写了一句话:觉着活着没有意思。被妈妈看见了,特别害怕紧张,甚至自己想象孩子不想活了的样子,找杨老师求助。
杨老师说:孩子为什么这样写?我们要解决问题的对象是——孩子为什么写出这句话?而这位妈妈沉迷在情绪中,游离在问题之外,这才是最耽误事。你不让这位妈妈释放情绪,她还不愿意,一直在说各种害怕。
最后妈妈才说,孩子是双胞胎,老大(写纸条的,活着没意思)不听话,表现不好。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老二留在妈妈身边生活。对了吗,老大跟着奶奶生活,从小弟弟跟在父母身边,自己在老家,有被遗弃的感觉,甚至妈妈因为老大不听话把怒气放在奶奶身上不会教育孩子,更是造成了老大无意义感的来源。
孩子的两个主要伤害:
(1)妈妈无法觉察的自以为是,认为对老大(放在奶奶家抚养)更好,没有发现对老大的伤害在哪。没意思来自生命源头的追问。
(2)看到老大不好,对奶奶不满,把情绪放在了老大身上,老大在弟弟的比较下,更显得自己不够好,无价值、无意思。
这两种伤害有多大,一生都会受及影响,如果不从里边走出来,一辈子都会用自己制造的伤口伤害自己。妈妈再无意识下去,会把孩子推到绝境上去
(三)如何平息情绪?
一次体验:
一位家长领着孩子找顾问沟通,孩子在左边,顾问老师在右边。
每次这位家长面对左边孩子的时候,满脸都是不满情绪;家长一扭头,面对顾问老师平和的笑脸时,家长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立马春和日丽,情绪明显温和。
从这里可以看出情绪对情绪有疗愈作用。
当一个焦虑的情绪面对一个焦虑的情绪会更焦虑;当一个焦虑的情绪面对一个平和的情绪,焦虑的情绪也会平和下来。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孩子情绪毛躁、愤怒时,作为家长保持情绪稳定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安定作用的。
培根论愤怒里说:生气归生气,不可犯罪;生气归生气,不可含怒到日落。生气归生气,不可伤害他人。谁失去了忍耐,谁就失去了灵魂。一个平静的母亲能让一群躁动的灵魂平静下来。
处理情绪的方法:
1、情绪最好的安慰剂就是情绪,找一个能让情绪安定的地方,让灵魂安放的处所。例如,杨老师情绪不好时,回到老家在妈妈身边呆两天,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若是有信昂,可以到庙宇朝拜。
2、运动,激活肉体让身体忙碌起来。当你感觉不好,一定强迫自己运动。孩子至少有一项运动,最好是群体性的运动。
3、要交有能量的良性朋友
假若情感是水的话,要流动起来。结交有能量的朋友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活跃起来,一群人在一起,能量情感能够流动,一年后心就会柔软起来。
4、放下,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董老师说,人要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1)如何放下过去?
对过去的事情留一块空间,建一个养老院。接纳和尊重。
过去发生的事情(伤痛)越去抗拒,对现在情绪反扑越强烈。发生的就是合理的。过去的那个你是你的前辈,他无家可归,只能来找你,内心要像尊重老人一样来尊重过去,敬畏他们。慢慢的他们会安心的养老去了。
(2)你如何对待你当下的生活?
当下你拥有的要及时感恩感谢。
(3)如何面对未来?
对未来要有会想的能力,检索大脑中有多少白衣女子(恐惧),充分调动想象的力量,去除心中魅影,畅想你想要的生活,并形成画面感。会想是一种能力。
5、必须找充足的事情,让心灵忙碌起来
让心灵忙碌起来,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情绪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相处好了,是伙伴、是朋友、是遇见。
相处不好,就会把生命和经历留在了自己制造的伤口里,就白活了。
维吉尔的诗告诉我们,绝不做维吉尔眼中的蜜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上,闭眼的那一天无憾无悔!
二、老师深耕解读,情绪的神启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一种能量,高昂的能量。
情绪一旦升起,具有摧古拉朽的力量,带来的波动,不仅在当下,在未来以及在一生都会影响。
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我们说负面情绪主要有三个危害
(1)伤人,伤人伤己。
对于学习家庭教育的家长,更是要记住,一次爆发波及很久,甚至会影响孩子对你的认知,不再相信你真能变好。
例如,家训营回家,老师让闭嘴,做一个好好说话的妈妈。妈妈听着了,孩子不写作业,孩子不睡觉,不吃饭,黑白颠倒都不能乱说话。妈妈憋着就是不说,直到实在憋不住了,一顿爆发,前功尽弃。还在心里想,孩子你太过分了,得寸进尺。我让你能!
这里普及一下,老师让你回家闭嘴,好好说话,不是让你用硬伤撑住,他是告诉你,孩子干任何事做出何种行为都有其原因,家长要修炼的是通过现象看本质,为孩子正辩。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学好而故意不学好的学生,只有碰到困难的孩子。修炼自己的同理心。
这时你情绪的爆发对于孩子是直接打击。甚至会说,妈妈你根本不爱我,你说的都是装的。
解决方案:对自己说,我一直在进步,我只是在练习的时候做错题了。面对一次情绪失控,不要自责,继续努力调整。失败了没关系,下次再来!
(2)自责,当情绪爆发完之后,你会产生自责后悔的感觉。陷入深深的无力自拔,不可救药的后悔中。
解决方案:疼得越深,伤的越重,觉知的越深刻。告诉自己“哇塞,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
(3)辐射,对身心造成创伤,成为心锚潜意识。
解决方案:找出曾经的创伤,看见它正视它,发生的就是合理的。将灵魂安放下来。杨老师深耕九班11讲“祛魅”,就是一个方法,也叫情景教学法。刘老师的各种授课方式也是为我们解决创伤给我们的辐射,让我们轻松的安放心灵,达到正常吸收知识的目的。哇塞,写到这儿,好像看到老师的思路了。理解了,老师说的晚上的课程非常重要,要全力以赴。膜拜!
突然记起昨天樊登讲《心力》这本书,邓亚萍说,一个顶级的运动员,一拍球的好坏不仅仅代表这一拍,它代表着一局球,一场球,甚至这一次的赛事。例如邓亚萍说,当你手冷的时候(顺球的时候)要趁机多拿几分,当不顺的时候要越发冷静,慢下来。还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打出势气的感觉。邓亚萍讲的太好了,人的威慑和影响力不是说说的,它是有着强大的技术知识背景,以及所有应急的方案支持。其实国际选手比赛,大家的水平技术层面差别并不大,差距就在于你的心态和格局。面对失利,你是沉浸在悔恨之中,还是调整心态从零开始?这种能力不是你说说看的,它是一种经历!我们看球看的可能是你来我往,对于顶级选手,看的是你这一拍是直拍,那么下一拍是左还是右。对于乒乓球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进攻。在进攻中,唯快为上!
(二)男人、女人对于情绪不同的处理方式
情绪对于女人来说,就是一个出神入化的常规武器,神出鬼没,杀人于无形,过后还不自知。
对于男人来说,正常情况下都是逻辑思维占据上风,一旦启动情绪武器,就相当于进入自毁状态,利用情绪孤注一掷堆石撼动,你死我活,不生则死。
女人的情绪用对了可以催生情趣和情调,用错了直接可以调动世界大战。男人的情绪一般不外显(不代表没有),女人谨记这个动物不好惹。男人的情绪一旦升起,可以创造也可以毁灭,一般男人情绪都是平稳。男人的情绪燃点是女人,女人的情绪开关是自己。
男人对于一个女人产生情绪反应是一步一步推理推出来验证的,连绵不断的一个过程。男人排斥对女人产生情绪,一旦初有苗头潜意识屏蔽、排斥。男人不允许自己主动被臣服。
女人对你不好,就会立马给你一个巴掌。明天好了就好了。女人的情绪双向感性,不可捉摸,随机因素很大。
(三)、如何化解情绪
情绪对情绪有疗愈作用
1、为心灵找一个安放的处所。
所谓信仰,就是接纳,为心灵找一个归宿。学会感恩是拥有的最好的办法。信仰不能交换,一旦你把相信给了谁,谁就拥有了你的力量。
2、认识事情发生都有利我。
孩子骂我,我至少做到不回应他。不伤害别人相当于保护了自己。伤害别人就启动了自毁模式。自毁相当于把责任交给了别人。维吉尔眼中的蜜蜂!
情绪是一种能量,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是被释放就是被积累。
3、解决情绪的终极法则就是感恩。
一切事情发生都有利于我,有了痛苦产生落差,要去做、要行动,要记录下来。在积极心理学里,不但要说,还要写,写完了把它扔掉。给痛苦一个仪式感的过程,只有放的下,才能拿的起。
4、人的绝望经历三个阶段
(1)、无知式绝望,不知道啥事
(2)、女人式绝望,知道原因,做不到。
(3)、男人式绝望,知道怎么做,但是我不做。
绝望和失望之间是黎明前的黑暗。
5、学习就是一种靠感性冲击,狂热起步,靠理性坚持,靠反思性延续结果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
(1)、树立自信,进行反思,
(2)、反思的过程,也是反刍的过程。
忌讳:剥离自己太深,天天自责后悔。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觉知,而不是后悔。
(3)、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扎根需要过程。
(4)、进步的确认必须坚持,锚定住这种感受成为新的意识。
(5)、对自己说,加油加油一切都有利于我!
6、生命的意义
生命本就是个时间刻度,宇宙的意义也不过是存在,所有的意义都是人赋予的!
感受是生命的所有表达!若不经历哪有感受?
生命的感受在下一刻,不在这一刻。人生的精彩永远在下一刻!
当下是喜悦的,未来是精彩的。
精彩也叫超出常规,或者在于意外。
能够敢于享受也是一种突破,这是你认为自己值不值得的内心尺度。
你值得受苦,你值得享受,你值得选择
在价值排序中,我有敢于选择我值得选择的权利,这是一种能力。
(四)、培根论愤怒
1、必须要知道发怒的原因不外乎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于他人的伤害过于敏感。但凡动怒的人都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所以感情脆弱的人总是容易发怒,因为他们总会遇到令他们恼羞成怒的事情 ;然而这些事情对于性格坚强的人来说则没有什么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受到伤害的人认为对他的伤害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使他蒙受了巨大的耻辱,而耻辱和伤害一样可以使人气愤填膺,甚至比伤害本身更能让人动怒。
所以那些敏于发现自己受到侮辱的人经常动怒。
第三个原因是某人的名誉被社会上的舆论侵害,这是最不能让人容忍的地方。
要防止一个人发怒,有两种方法:
第一,在谈一件令人愤怒的事情之前,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再开口,因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第二,设法解除他因受轻蔑而感到被侮辱的心结,可以把这种伤害归结误解、恐慌、激动,或其他你所能找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