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四五年了,非前台坐柜人员。金融行业谈不上清闲,但也不至于像前台人员般经常加班。工作稳定、驾轻就熟,是众人眼中的好工作。前不久得知他跳槽了,一问,换了家银行,一家体制规模小一点的城商行。觉得原来的单位体制太死板,工作流程太繁琐,岗位太没有挑战性,同事太过于保守企稳……
可前不久在该城商行工作的我表姐,还在家庭聚会里吐槽:自己所在的城商行,等级观念严重,办事流程长、效率低,同事背景复杂不好管理等等。还没来得及把相关信息告诉这位朋友,他已然扑通跳进了令我表姐无奈的这家单位。
职场里的围城现象其实不用赘述了。它频繁地发生在不同单位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岗位之间。鲜有那种令人特别满意的工作,类似于拿着中上水平的收入(价值感)、干着自己擅长且专业的工作类别(专业度)、管理几个听话的人儿(权威性)、有个信任你支持你的上级(地位感)、不需要大量的加班(轻松度)、不时还能飞去不同的城市出个差(光鲜感)……当然有,但也轮不上咱。
于是不满意的居多。这山盯着那山高的居多。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时代变化怎么快,你还待在原地?”“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之类的焦虑感和恐慌感。不折腾几把,好像真说不过去。于是,像本文开头的例子,比比皆是。不是辞职创业,就是跳槽换地儿,要不就是在准备跳槽的路上……
难得遇到一个毕业后从来没有挪过窝的,深入聊起,也发现对方对自己目前所在的部门倍加失望。“我不是学会计的吗,可毕业后到一国企上班,先在几个一线部门转了一圈,然后就被安放在其中一个一线部门,要和公司的前端、后勤打交道,和客户、销售打交道,辛辛苦苦干了几年,被提成了主管。可,啥时才能让我回到我的本职工作干财务啊?……”
我告诉他几点:第一,你的辛苦没有白费,几年能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被提为主管,说明你的部门和公司认可你的能力;第二,毕业后就干着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的人,只能占少数;第三,这几年在一线的锻炼和历练,一定能成为你以后做财务工作的基石,它让你对这个公司成本、产品、销售等有了一个很具象的财务认识;第四,如果认准了自己将来从事财务工作的定位,在现在的工作中就要有意识地向这方面靠拢,比如多结识财务部的领导和同事,跟财务有关的工作一定要下狠功夫去完成得特别出彩。
相信心有所想,行有所为。如果认准了方向,下定了决心,付诸于行动,在你熟悉的领域和公司折腾,也许真的好过于并没有十足把握的跳槽。尤其是在并没有深刻了解到另一家公司的各种内部信息和规则的前提下;在你积蓄的实力和技能并没有达到一个更高岗位的情况下;在你仅仅因为对方收入稍高而工作性质、文化氛围并不十分认同的条件下……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少人顺应趋势加之实力和运气,勇于突破和改变,过上了更好的日子;这也是一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不少人跃跃欲试跟风瞎折腾,东一榔锤西一锄头地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越整越小的也不少。
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换地儿,而是换“心”。在每工作几年或者一个阶段之后的沉寂期、瓶颈期,给自己的“心”洗洗澡,洗去浮躁和焦虑,从心(重新)看待自己的公司、部门和岗位,找到自己的价值,拓展业余爱好、常邀知己两三,修炼一颗淡然禅定的职场心,积蓄全方位的能力素养,驾驶好人生小舟,该来的一切都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