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使命,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也在课堂。这是“事”与“人”的交互生成:课堂属“事”,生命属“人”,课堂与生命的关系,本质是事与人的关系,是成事与成人的交融。课堂是教师成就自我生命价值的事之载体,通过课堂之事,成就教师之人。对于他人来说,做生意、做官,是成就其生命价值的载体。对于教师而言,课堂则是自我成就的载体,或许,这就是教师的宿命。
没有一个课堂可以复制,没有一个生命可以重来。活在自己的课堂,就是活出一个“不可重来的生命”。
如何不辜负我的生命的独一无二?课堂给予了我可以“不辜负”的条件与可能。
站在课堂里的人,其实都有无名的孤单与寂寞。因为,我们每天都处在“课堂”这个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之中。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传播并践行一种信仰:人类要有光,要有希望,就要有课堂,就要有“我”和“你”。
真正的课堂,都是用生命活出来的。
教师的生命世界,就是课堂世界。理想的教师的生命境界,就是带着冲创意志和宁静致远的意境,以游心之心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独与课堂天地往来,课堂之精神就是教师与日夜往来的天地之精神。
这一境界中的课堂,是用“你”的生命凝结和绽出的,是展现生命价值、生命光彩的地方。
课堂于“我”和“你”的真谛,以及它昭示出的使命和责任就在于此:把全部生命都献给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