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口容易闭嘴难”。
人活于世,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无可厚非,但话从口出,表达也需要有度。有时候,学会闭嘴,也是一种尊重。
每年一到特殊的节日,路边都会有备好的小铁桶,两树之间也会拉有横幅提示大家文明祭祀。那一两天里烧纸钱的人络绎不绝,路上行人行至附近很少有人大声喧哗。今年清明节的傍晚,我和孩子爸爸刚步行到十字路口,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并排骑着电动车从右侧小道拐弯而来,不约而同撇了一眼正在跪着烧纸钱的人,随后扎着低马尾的女人就笑着说:这些人每到这时候就开始烧烧烧,搞得全是灰,烧这些有啥用呢,好像他们先人真的能收到似的!”路旁铁桶内烟雾缭绕,站在微微迎面的微风里我一时语塞,怔怔望着她俩远去的背影。孩子爸爸叹了口气说:“这种人,在这个场景里能说出这种话,真是……”
烧纸钱,先不说能不能收到,显而易见这就是大家遥寄哀思的一种方式啊。可以不相信,可以不烧,但没必要鄙视,更不该将这种话脱口而出。靠鄙夷他人寻来的优越感,并不会把自己变得更高级,反而显得自己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懂。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写道:“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在生活中,与其一味地自我畅所欲言,还不如适时学会闭嘴,省得到头来自打嘴巴。
我弟高考失利那年,二伯母站在我家菜园子墙边跟我妈说:“我之前就给你说,肯定考不上。咱们这个家祖坟里就没有大学生。咱们妯娌几个的这些个儿子,哪个不是逆子?你还把娃又掏钱放着复读,没啥希望,还不如让早早种瓜来得实在……”二伯母说得信誓旦旦,唾沫横飞。一席话说得墙内的我妈满腔悲愤,时而唉声叹气,时而自言自语埋怨小弟怎么不争气,白白让人看笑话。复读一年后,小弟顺利跨到分数线,收拾好行囊去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再见二伯母,得知我弟已去外乡求学,略带尴尬对我妈的说:“还是你命好,儿争气。”
且不说二伯母是否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仅仅那一番话,就很不厚道。因为,在她笃定的那一刻,我妈的一腔希望就被她的“洞见”给彻彻底底的浇灭了。最终,二伯母的口中的“死灰”还是复燃了。而王小波也曾说:“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其实每个人境遇不同,所生的价值观也不同。做不到字字珠玑,也不该出口伤人。佛学里有一个词叫“止语”,俗话叫“闭口禅”。止语是一种很高境界的修行,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言多必失,也为了训练自己有设身处地的慈悲心。同时,对于一些未知的事,也要记得学会闭嘴,不做轻易的评判,轻易挑明说破,有可能尴尬的是自己,还显得自己不懂得尊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