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阳光打在青翠欲滴的嫩叶上,折射出点点星光,窗外的蝉,叫得欢极了,像在为课室里的孩子们欢呼。
“本月的阅读之星就是......”我用激动的眼光扫射着孩子们,孩子也热切地期待着那个即将公布的名字。“王小浩!”话音刚落,所有孩子的目光都聚焦在首届阅读之星身上,而王小浩也像登基的王一样享受着臣民的欢呼,那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啊,在他的脸上绽放着无比自信的笑容。
而几个月前,这朵绽放的笑容还是一棵快蔫的枯草。一个散发着霉味的回南天午后,我穿过密麻的楼间,穿过熙攘的闹声来到王小浩家。黑乎乎的楼道尽头,狭窄阴冷的小屋映入眼帘——黑乎乎的桌子、几张小矮凳、堆满杂物的床......全部的家当都挤在这个灰暗的小屋子——这就是王小浩的家,一个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爸爸是洗衣厂工人,每天忙到深更半夜,父子间的谈话极少,电视或许是这个家唯一有笑声的来源,但是为了孩子专心学习,“狠心的”妈妈剪断了电视网线。正当我的心被这无生机的摆设震撼着的时候,一闪一闪的微黄的灯光提醒着我此行的目的。
最近一段时间,据班长的反映,班上出现了上课看课外书的学生,尤以王小浩最为突出,班长还嫌弃地说,他行为习惯差,生活习性邋遢,作业经常偷懒,调皮又捣蛋。
这就是我此次家访的目的——我想了解小浩邋遢的生活习性和异常的行为习惯是怎样养成的,为什么他又总是目光黯淡,上课看课外书。眼前的情景大概告诉了我真相,或许在小浩的脑海里,只要拥有七十二变就可以离开这糟糕的生活吧。
家访完之后已是华灯初上,湿润的水气就像灯罩一样,此刻的我想起罗蒙诺索夫的一句话“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而言,不读书,毋宁死”。我的孩子们尚没有能力去改变周遭环境的能力,而唯一能让他们有朝一日改变自己生活的方法就是通过读书,让他们暂时忽略处境,扩宽视野,从小培养自信和自律。想到这,我心里一股热流涌动,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实施我的“大计”。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把一张照片投放在屏幕上——一张王小浩上课偷看西游记的照片。班上顿时一片哗然,而王小浩也颤颤巍巍地把头埋得很低很低,几个有类似行为的学生也偷偷把课外书藏了起来。此时我指着照片说:“同学们,成功的人往往是爱好广泛的人,热爱读书的人。小浩热爱看书,忘我看书的境界,值得我们去发扬学习。看课外书并不是错误的行为,相反利用阅读可以扩宽我们的视野,所以我宣布‘朝阳Yue 读’特色班集体正式成立。”顿然,小浩立刻抬起了头,就像从土堆里探出头的鸵鸟一样。
在特色班集体成立之后,学生们开始“光明正大”地看课外书,课后群策群力,各献奇招,确立了向日葵作为班徽的背景,希望人人都有“积极向上,乐观蓬勃”的品质;通过建立班级制度文化,静态文化和活动文化,惊喜的是,通过制度的约束,也有效杜绝了上课看课外书的行为。
几个月后,王小浩就像新王登基一样,谦逊而礼貌地接受了我对他的“加冕”——领取了“阅读之星”的奖杯。他在领奖台上的一颦一眸,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形容了。不仅如此,他那些邋遢的生活习惯和调皮捣蛋的行为也被扔进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