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历五月,是麦熟的时节,收麦。
“榴花开正红,杏子熟已赤。”农历五月,是杏熟的时节,摘杏。
“2022年5月份主题文‘300天’。”农历五月,是我“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第二期挑战到终点的时节,写总结。
今天正式进入农历五月,只是我的挑战还没彻底结束,离300天还差五天。但无论如何我的耕作都能在五月收割。
回顾走过的这十个月,不能说失败,毕竟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坚持到300天,但也不能说是成功,因为在这一期挑战中,我只是和挑战的各位老师共同在写,但写的质量却不够好,在打卡圈里几乎没什么文章置顶。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成功了,因为这个300天,我稳稳地收获了写的习惯。
回顾第一期的挑战,到放年假的时候,就感觉可能坚持不下去了,总感觉再也找不到可写的东西,曾有一段时间,写也成了一种煎熬。每天都在心里默默打算“实在不行明天不写了”,可是到了第二天,又艰难地记下一些可能不成文的文字。就这样一天天往前熬下去,没想到竟然就完成了300天的挑战。那时候打算挑战成功就不写了,但是一旦成功了,却忍不住又跟团队写了下来。暑假查体,当发现身体又多了一些毛病,便觉得这第二期挑战我可能会半途离开——当然在给父亲迁坟那时也确实离开过三天,但是把坚持的事突然停下,却有了一种不习惯。那时才突然发现,300天的挑战,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于是第二期挑战写便没了那么难。
这第二期挑战,我少了一些精心琢磨,更多了一些随意,生活中各方面的事情随手而记,真真正正是一些随笔,如生活常识、生活感悟、学习笔记、备课及教学反思、听课感受、与学生相处、读书心得、回忆往事、趣闻异事等等,想起什么写什么。当这样一路写过来,竟然也觉得有趣,把生活、工作中一些稍不注意就会随时间而逝的事保存了下来。有时候翻一翻所写,突然吃惊:“原来过去还有这样一件事,我都忘了呢!”
我今虽已到半百之年,但自从参加了苏州的教育行走和明霞老师的成长联盟之后,突然就感觉自己的内心觉醒了,开始把工作当作事业,想真真正正做点有关教育的事,于是读书学习,关注有生命的教育。在这样的心态下,我班里、眼前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再是让我感到厌烦的“熊孩子”,而是觉得作为儿童他们本当如此。于是我笔下有了这些鲜活的生命:
贺俊卿,聪明、活泼、可爱,但是管不住自己那颗爱玩的心,玩手机夜里不睡觉第二天课堂上打盹,有了喜欢的小女生便忙不迭地宣誓主权,却经不住一段网课期间的考验小女朋友喜欢上了别人,他却依然蹦蹦跳跳对所有的任课老师说:“老师,我爱你哟!”不给阳光都灿烂的孩子,对他“恨铁不成钢”只是一时,欣赏他的蓬勃生命力成了常态。
葛羿翔,自恋到给自己起名“葛羿帅”,有个学习聪明的大脑没得说,但骄傲到尾巴翘到天上去以致成绩并不太出色也是经常。天天疯子一样乱跑乱窜,却从不耽误功课。书写一塌糊涂,看了让人想吐,他却总洋洋自得地对你说:“老师,你每回先看我的作业,然后再看写得好的,这样,到看完你心里就舒服了”。他总是打着教给你用先酸后甜的幌子让你先批改他的作业,还盼你放过他的“臭”书写。
这样的孩子我班绝不止他俩,一个又一个300天,他们鲜活在了我的随笔里。
学吟诵,我跟过好几个公益班,但最终还是最喜欢魏俊梅老师度曲的调子。跟魏老师学习吟诵,我真的只是想学个调调,但是魏老师不仅要求学吟诵调,更要求写学习心得。于是我想了个“偷懒”的法,把吟诵群里写心得与简书二合一。为了写够500字,我书上、网上联合起来啃《诗经》,被逼无奈之下对所学的诗加深了理解。“挑战300天”成了逼迫自己学习的方式。不止学吟《诗经》,跟大学老师读“一史三传”也是,为了把学习笔记拿来充数,把老师讲的一些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或者故事反复听,一点点整理,写成了,老师所讲的东西也就记忆深刻了很多。
“挑战300天”促使自己写读书心得。我读书喜欢买书不喜欢借书,因为自己的书可以随意在上面写写画画,所以以前读书感受深的地方,画几条线或者旁边写几个字居多,但是为了“300天写”,我开始把读书时感受深的地方摘抄下来,把读书感受细致地写下来,把想到的相关事情牵扯进来,如此,一些一时的想法不再随风而逝。
五十岁的年龄,是一个开始喜欢回忆的年龄,与同龄人说起小时候,生活的苦已经都从记忆中过滤掉了,记住的只是美好的回忆,有时甚至感觉那个人融入大自然的时代,儿童的生活竟比现在泡在电子、互联网里的孩子幸福。于是也有了“朝花夕拾”之想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于是重现在“300天”中。
岁月增了年龄,刻了皱纹在脸上,却不能老去一颗喜欢感受的心。于是,生活中的、工作中的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我依然会牢骚,会义愤填膺,会说看法谈感受。有时怕人不爱听,这些唠唠叨叨便驻留在了“300天”里。
300天,一种自愿的逼迫,就这样渐渐形成了一种到点就忘不了的习惯。300天,刻下了又一年生命的痕迹、思想的印记。
300天,同时又是一种榜样的行为。当课堂上不再有我点评学生日记的时间,我就不止一次地给学生讲起我的“挑战300天活动”的感受和收获,给他们看我写的随笔,身教他们去记录生活。
300天的写,即使所写所记没有人读,但于我是有意义的。所以,几天之后,我300天的耕耘将和麦一起收割,和杏一起摘取,这是属于我的果。“粒粒皆辛苦”,写也是,不过收获了它就是成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