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跳皮筋,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童年有很多游戏:丢沙包、抓石子儿、跳皮筋、拍卡片……我最喜欢玩的就是跳皮筋。记得小时候,放学等校车的时候我和院里的小伙伴们就会在校车等候点旁边跳皮筋。那个时候,大家不分年龄,根据会不会跳进行分组,不会跳的小伙伴就负责撑皮筋儿。从脚脖子,到腿窝儿,到屁股,到腰,到腋下,到肩膀,再到脖子,大家都能挑战到最高的高度。我一开始也是不会的,慢慢看久了就学会了。这种游戏的快乐是我回忆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童年生活里最有激情的时刻。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孩子们的活动和游戏越来越丰富化,也越来越智能化。小孩子们的课余是读书,是踢球,是过家家,是抓捕游戏或者观察。大孩子们自然也不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热衷跳皮筋儿的游戏。甚至也根本不大知道跳皮筋是什么游戏。可能我比较自信的认为,孩子们也是应该会喜欢跳皮筋儿的吧,于是,我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小姑娘们跳皮筋儿玩。
一开始,孩子们不知道皮筋儿是干什么的。我带着她们一起撑起皮筋儿,我先玩给他们看。二十多年没有跳过了,说实话我也有点想不起来了。凭着记忆中的样子,和丹阳老师示范,我渐渐的也找到了当年跳皮筋儿的感觉。孩子们在一旁也看的很开心,都忍不住想要试一试。于是,我就带着她们学习。从最基本的踩皮筋儿开始,跳起来双脚踩着皮筋。随着高度的上升,难度也越来越大。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着,欢乐的笑声回荡着。
渐渐的,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孩子们都想体验,有的想撑皮筋,有的想去试着蹦一蹦。没多久,原本两个人撑的皮筋被撑成了多边形。前一秒我还担心这还怎么跳呀?后一秒我又被孩子们的新游戏吸引住了。她们把皮筋撑成了多边形之后,把它当成了飞行器,她们“驾驶”着飞行器,快乐的在操场上穿梭着。又过了一会儿,“飞行器”又变成了“大公交车”,孩子们又玩起了乘坐公交车的游戏。看着我记忆中的跳皮筋儿游戏被孩子们演绎出各种各样的花样,我是万万没想到皮筋儿还能这样玩。这让我想起了作家张洁在《挖荠菜》这篇课文中写到儿时的荠菜在生活水平好了之后在凉调的时候有了好的“待遇”后的心情。我想,这个时候我是和她有希一样的感受的。
看孩子们把皮筋儿玩出各种新玩法,我的脑海中也在不停的闪着一些想法。我想到了游戏数学。也许在孩子们认识图形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用皮筋组成各种图形。这样的一种游戏孩子们会不会喜欢呢?我想,应该会吧。
时代在改变,我儿时小游戏也在新时期孩子们的眼中有了更多的新意。我想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游戏中获得的乐趣一定不会少于我们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