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评分:★★☆☆☆ 有无剧透:轻微
这个片子,说真心话,我很不忍心给打两星。我评价影片,剧情占很大一部分,其他的都是技术层面的事情,比较好实现。但剧情是影片的灵魂,所以一旦剧情不好,我就倾向于给多扣些分。看完走在路上我就想,网上的影评绝对又有一片是跪舔的,标题我都替他们想好了《不要骂姜文,你觉得一步之遥不好看是因为你没注意到以下这十四个细节》《说一步之遥差的都是傻X,让哥来告诉你姜文牛逼在哪》,诸如此类。果不其然,扎克今天热点推荐里就有类似文章,看了前几句我就把文章关了,太惨不忍睹了。
我感觉,电影是生活而不是一场智力测验。看故事片有时就是看自己的人生。从电影里找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影子,从剧情里去窥探未来的一些细枝末节。包括看小说,看散文,亦是如此。有很多故事你没办法讲给别人听,只能是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化解自己心中的积怨。为自己排毒。或者,我们从别人的故事来吸取经验,获得阅历。阅历让人成长,可是我们不肯能有各式各样的阅历。电影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途径,它把别人的经历解构、重组甚至深化,看电影的我们通过电影思考自己的人生。但有的人就是生生的把这样简单的事情搞得和答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样。我念书的时候最讨厌做这种题。这类题做多了,你就会清楚的知道老师要什么答案,但那个答案根本不是自己想说的,完全就是一种形式上的答案。说夜就是要说国民党的黑暗,说太阳就是说我党的光明。很多影评就是这样的。姜文只要拍,必须有暗喻,必须暗喻的是政治。甚至当年《让子弹飞》里用几匹马拉火车,火车跑多快他们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我就想问问这帮影评人,你们让应试教育坑成什么样了都。
剧情其实还好,只是故事讲的有些拖沓,也有些乱。说的好听点,有些姜文的味道。电影色彩运用的非常艳丽。花国总决选现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黄金的颜色,一样样的黄色,换在马走日回忆和武六拍电影的场景,又变成了很温馨的米黄。还是黄色,换到马走日和完颜英冲向麦地的场景,又成了温馨的暖黄。还有音乐。姜文并没有用典型的大上海的曲调的音乐,而是用了一种欢快的,偏西洋的调子。舞蹈编排的也非常华丽,不但有风月场所特有的风月气息,还有当时那个时代上海纸醉金迷的味道。姜文的确是个好导演,眼光独具,有自己的风格。但这只能保证导演的想法能被最精准的表达出来,现在导演的想法有了,编剧呢?
刚才耐着性子看了几篇跪舔的影评,还好晚饭还没吃,要不非脏了我家电脑。我智商不高,马哲考试全凭照抄,实在看不出这个表征意,那个象征意的。以我的智商来看,这个东西其实就像是宗教,信的人吃饭前都要感谢神的给予,不信的人……嗯,不信的人就是不信的人,该干嘛干嘛呗。
哎,人人影视也关站了。以后这别说新片了,老片都没法看了。大学的时候就应该一狠心一跺脚看美剧坚持不看字幕来着,这下好,抓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