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后记《建立全球学校,运用自然流现的原则和实践》-我们时代的战争、激发全球变革、基础组织结构的创新
阅读分享:在中文版序的最后,作者建议先完成第1章和第2章的阅读,然后是后记,之后再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于是我就按照作者的建议在第2章结束后进入到了后记的阅读。
作者认为新千年伊始,我们进入了两组冲突力量之间战力不断增加的阶段。而这两种观点分别是:第一种,把人类视为环境决定、受过去制约的客体。其结果是人类可以被外部的机制所影响操作和控制;第二种,是把人类视为主体--承载了联结创造力和觉知源头的潜在能力。借由这种能力,人们可以认识并连接到一个通过我们才能实现的未来。
作者一直倡导向未来学习,但现行的模式中我们都习惯于下载模式,也就是向以前学习。如果我们想要移除当下系统禁锢到的旧模式,难免需要一次变革,而激发全球性的变革需要两种因素来制约:一基础组织结构创新;二激发和支持这些创新的全球核心小组。
其中基础组织结构创新有三种创新模式:第一经济基础组织结构的创新,第二政治基础组织结构的创新,第三文化基础组织结构的创新。这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文化基础组织结构的创新。作者点出,当今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最让人痛心的不合理之一,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总是以“合理”和“理智”的名义投身到这种不合理之中。作者认为当下的教育系统应该是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心灵和意志的世界,但教育者却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帮助孩子们开发这些能力。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如何才能够适应未来的需求?如何才能具备创新能力?值得我们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