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有了电视机、电脑和智能手机,几十年来我没再进过电影院了,并且自我认为电影院已经被淘汰了(因为我看到郑州市中心的东方红影院已经拆了)。直到石彦伟为《清水里的刀子》即将上映而在微信群里发布了一则公告,我才知道电影院还存在着。
“回族电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关心民族文化事业的伙伴,愿转发。支持这部电影,就是支持本民族文化和主流的融合对话,对外界的形象展示。走进影院,在那块儿我们缺席了太多年的大银幕上看到我们自己。我本人是本片策划,见证了导演十年磨一剑!隆重推荐,支持为盼!”
于是,我便线上线下转发动员起来。朋友开玩笑说:“咋想起来看电影了?还以为自己是小青年啊?”我郑重其事地说:“因为这是一部回族电影!我们必须支持本民族文化事业!”最终,还是约到了几位朋友与网络上郑州社区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观影团,观看了《清水》。
影片改编自回族作家石舒清的同名小说,讲述在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一个偏远的农村里,一个穆斯林老头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儿子举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来搭救亡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人和儿子对牛精心照料,并且也流露出对牛的不舍和对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它的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但是导演几乎删掉了大部分的台词,他用影像与画面,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那些无法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沉重与深刻。正如导演王学博自己所说,“我的电影就是想把形容词都去掉,用一个最含蓄,但是我觉着可能是最锋利的方式去表达。”
观影之后,对电影本身我没有过多的思考,我思考的是回族电影走进影院的意义何在?我又想到了《让清真不再被“吃”独家赞助》一文中的一段话:
“作家是一个民族的长子,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记录者,时代的深思者,心情的表达者。一个没有优秀作家群体的民族注定是悲剧性的;一个不热爱文学、不重视文化的民族注定是短视的,走不长远的,是注定要被历史淹没和抛弃的。一个切糕摊,它的影响跑不出一条街;一个拉面馆,它的影响跑不出一个小区;一个穆斯林企业,它的影响跑不出一方地域;一座清真寺,它的影响跑不出一个城市——但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抑或类似意义上的影视作品),它的影响却完全可以穿越时间,穿越地域,穿越民族,穿越国界,带着穆斯林民族的善愿,带着信仰者的深层密码,走向无法估量的受众之群,温暖怀疑的内心,纠正片面的认识,把清真除饮食之外的更多意涵,传达向辽阔无边的天地。”
这段话我已读了无数遍,每读一遍,心中就会开阔一分,渐渐地,我禁锢的思维被打开了,思路畅通了,心情开朗了!《清水》是表达形式探索的伟大成功!它让沉默散漫的回民们凝聚了一下,温暖了彼此;让大家敞开心扉拉拉家常,交交心,握握手。仅此祥和一幕,足应向导演致以深深的敬意!
如果我们再努力一把,全国的点映群不要解散,深入讨论《清水》的意义,让不明白的人们加深理解,让没有看到的人们争取去看,这样,《清水》才不会静静地流过,默默地流走,而是真正地流入人心,唤醒每一个麻木冷漠的心灵。
《清水里的刀子》只是一个开端,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民族题材的影视作品能够被拍出来,走进全国影院,能够更全面的展现回族人的生活与风貌,让人们对回族的印象,不再是一种单一、刻板、敬而远之。
最后,再来看看石彦伟对《清水》的解读吧:
“只有占据了文化高地,一个民族才有发言权,才能真实地传达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才能获得世界的理解、共鸣。还有更多的兄弟民族愿意和你交朋友,才能让指鹿为马的误解与丑化的阴谋论不攻自破。
《清水》不只是一部电影。也是衡量一个民族眼光、品味、胸怀,更是检验骨气的试金石。你可以选择麻木不仁,也可以选择加入这令人感动的历史。
不是《清水》需要我们民族一点儿可怜的票房,而是我们民族太需要《清水》了。我们需要它代我们表达被埋没的心情,代我们向世界送去问候,对我们在这个众口无声的时刻,发出一声尽管沉闷的长鸣……”
201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