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庄子》齐物论 | 天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籁”是庄子齐物论的开篇,他借天籁之声隐喻万物归一,是非齐同。人世间所有的言论是非都是万物的一种,百家争鸣就如万窍怒呺,也是最困扰人心智和精神的一种。

人如果能够忘记是非长短,忘记功名利禄和色欲贪念,甚至忘记自我本身,这样就达到了忘我境界,也就是“无我”之境。没有了“我”这一意识的存在,也自然无功、无名了,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天籁”状态。天籁状态是逍遥的方法,是通往逍遥游的重要途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南郭子綦靠着茶几,静静地坐着,仿佛修仙练道一般。他抬起头向着天缓缓地吐气吸纳,样子就像他的灵魂已经出窍,似乎完全遗忘了自己的形体。

学生颜成子游站在他面前侍奉,看见他这个样子就很奇怪地问:“老师您这是怎么了?我感觉您现在就像死去的僵尸,我见过死去的人就是这个样子,难道人的形体本来就可以如同干枯的树木,而心灵本来就可以寂静得如同死灰吗?您今天静坐的样子,和往日大不相同啊!”

子綦说:“偃,你这个问题问得不错,非常好。今天我把我自己遗忘了,你知道这一点吗?你或许听到过人籁也就是人境界内的声音,但不一定听到过地籁,也就是地境界内的声音,你或许听到过地籁,但肯定没有听到过天籁,也就是天境界内的声音吧。而今天我就听到了天籁之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子游说:“请问老师其中的道理。”

子綦说:“大地吐出来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刮则已,一旦刮起来,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小孔、窍穴,也就像人的七窍一样,都会跟着怒吼起来,这些小孔哪怕是风过林梢也是会有响声的。

难道你没有听到过那呼呼的长风呼啸之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地方,过百人才能围起来的大树上,都有这样无数的小孔。

这些小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水池,有的像浅水池。

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大声骂人的呵斥声,像细微的呼吸声,像大声叫喊,像号啕大哭,像狗叫声,像鸟儿鸣叫叽喳,就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相应。

这些风声都是有区别的。比如清风徐来,那么这清风就有小小的和声,如果是狂风大作,那么这狂风的呼呼声便有大的反响。如果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止,你就会发现那所有的窍穴也就寂然无声了。难道你没有看见过风儿吹过之处,万物随风摇曳晃动的样子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子游说:“对我听明白了,您说的这就是地籁,地籁就是从万种窍穴小孔里发出的风声,人籁就比如音乐,就是依靠人的吹动从丝竹管弦里发出的声音。那么天籁又是什么呢?”

    子綦说:“天籁有万般的不同,它不像地籁和人籁是具体的声音,而天籁就像是风吹入万窍,所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它们发出的声音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产生或停止,都是出于自己本身,这都是自然状态所致,没有谁来鼓动。天籁就存在于人籁和地籁之中,人籁和地籁的自然状态就是天籁,所以你说发动它们的还能是谁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
    黑鸿升阅读 54,204评论 0 11
  • 南华真人——庄子 01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安徽蒙城县)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
    bd33eb86e1f9阅读 13,569评论 0 6
  • 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dá)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
    孟浪之言阅读 4,973评论 1 2
  •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彦成子游立待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
    卿若安阅读 4,525评论 5 0
  • [[UIBarButtonItem appearance] setBackButtonTitlePositionA...
    lvzhehappy阅读 3,764评论 0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