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

书法爱好者,有用的拿走!

1、【笔墨技法】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

  ——东晋·卫铄《笔阵图》

2、【入门要诀】学书无他道,在静坐以收其心、读书以养其气、明窗净几以和其神,遇古人碑版墨迹,则心领而神契之,落笔自有会悟。斤斤临摹,已落第二义也。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

3、【笔墨技法】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

  ——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4、【筋骨血肉】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腴则多媚,润则多姿。

  ——清·笪重光《书筏

5、【形神气韵】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6、【笔墨技法】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迹,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快。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7、【笔墨技法】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8、【入门要诀】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无他,专心既久,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运用耳。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9、【筋骨血肉】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

  ——清·梁巘《学书论》

10、【形神气韵】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

11、【入门要诀】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

  ——清·秦祖永《绘事津梁》

12、【笔墨技法】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黑有肥圆细圆曲折之圆,白有四方长方斜角之方。古今书家,同一圆秀,然惟中锋劲而直,齐而润,然后圆,圆斯秀矣。

  ——清·笪重光《书筏》

13、【形神气韵】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宋·沈括《梦溪笔谈》

14、【入门要诀】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5、【入门要诀】隶书不难于方整,而难于浑厚。

  ——清·江瑔《随山馆藏汉碑题记》

16、【入门要诀】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

  ——唐·蔡希综《法书论》

17、【入门要诀】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8、【入门要诀】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

  ——明·沈灏《画尘》

19、【形神气韵】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

  ——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公文集》

20、【筋骨血肉】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清·冯武《书法正传》

21、【入门要诀】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

  ——唐·蔡希综《法书论》

22、【笔墨技法】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永字八法》

23、【筋骨血肉】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

  ——北宋·黄庭坚

24、【形神气韵】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

25、【笔墨技法】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

  ——清·笪重光《书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字如其人 / 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立品之人...
    刘文丰_449a阅读 1,039评论 0 1
  • 三春杨柳故人迟 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
    大為師道阅读 892评论 0 20
  • 在书法学习中,总有老师说写字要有力量,要力透纸背,到底什么是力透纸背?现将古人书论中描写"力透纸背"的记载整理如下...
    文鱼学书阅读 1,495评论 0 2
  • 说是书论,其实也就是自己日常习书的一些心得体会,之所以写成古文的形式,也完全是一种尝试和学习!因为古文更适...
    魏云杰阅读 3,558评论 7 7
  • 东晋 王羲之 书论全集 题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
    霄空阅读 1,72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