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都挺好》,那部最近很火的剧。
妈妈一边看,一边和我说。你看看养了三个儿女,个个都个过得很好。现在老太太死了,却没有一个愿意赡养他。家家都有自己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而他变成了一个累赘。
我妈妈觉得,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不管中间怎么对你,都是为了你好。怎么着你都已经长大了,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你能做到吗?
里面的大哥明哲,因为考上了美国前十名的重点学府,妈妈为了给他凑学费,卖掉了明玉一间房。明玉和母亲闹了一场,却得到房子是自己的,卖房还需要和她商量吗的答复。
明玉一气之下搬到了宿舍住,寒暑假都不回来住。
后来二哥明成交了一个家世不错的女朋友,为了能够娶到这个儿媳妇,苏母又卖了一间老房,给二哥凑了一套房子的首付。
明玉几次和父母交涉,在这个家里,为什么两个哥哥就可以获得支持,而自己想要读一个理想的大学,就会遭到强烈反对。
而苏母的意见是,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需要花费那么多钱。还不如提早出来参加工作,这样还可以省下一笔开销。
我能够理解明玉的心情,在这个家里的存在感为无,父母根本就看不见她。不会过问她的需要,不会关心她的感受,更加不知道她的喜怒哀乐。
很多父母觉得,挣了钱给孩子买了好玩的玩具,买了想要的衣服。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就是所谓的“爱”了。
殊不知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那种默默被呵护的感觉,那种失落了有人哄,那种荣耀了有人鼓掌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在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懵懂而未知的。在没有选择能力的时候,需要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在需要背后支持的时候,却得到的只是冷漠和忽视。
那一年我想要自己开个店,不想要一直上班。当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却遭到了整个家族的反对。
我手里的积蓄都投资进去了,资金还是不够。我开始向亲戚借,却遭到了拒绝。他们说,我觉得这个项目不可行,所以我们不支持。
而且他们商量好了,谁都不借我钱。而我已经拿着钱交了房租,现在装修需要钱,进货也需要钱。
我记得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住在北方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一个人捂着被子大哭。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就算是现在也清楚的记得,那种最需要亲人援助的时候,被推到门外的心情。
很长一段时间我靠着信用卡生活,而我一天只吃一顿饭。但是我决定不低头,而且我也不想要开口告诉他们,我这段生活到底有多艰难了。那种好了或者坏了的生活,都仿佛没有必要说了。
其实亲人之间信任感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需要一件一件的小事的积累,那种浓的化不开的感情的维系。而不是因为血缘或者是权威,就可以让这件事情变得深刻。
好多的孩子害怕和父母说心事,因为你总是得不到支持和心疼,而是得到责怪和失望。你会发现你所要面对的问题,被变得更加棘手了,而不是有人和你一起分担就少了一些疲惫。
我一直觉得,真诚的付出,可以换来彼此的真心。感情的浓烈和疏离,都不是一时造成的。而是长年累月的伤心和失望,那种寒心之后的冷漠,就算是伪装也伪装不成的。
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爱孩子的妈妈。当你们的感情很好的时候,孩子就会有着比较成熟的心智,比较正确的价值观。而当父母都选择爱这个孩子,他才会变得自信而大方,就会面对任何困难而无畏。
原生家庭其实是一个壳,你在这个壳里到底是幸福的,还是悲伤的。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你的性格的养成,都是不可能逆转的。
以后的人生可能是自己的,可能还有很多风雨需要扛。那就是命运给自己的命题,不可以推给父母。但是从小到大得到爱的多少,却可以在心里留下很多很多的印记。促使你以后的人生方向,都会有更多的不同。
中国人讲究孝道,觉得儿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放之四海这都是真理,不管是法律还是道义。而儿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却不可以用法律或者道义去绑架。
就像是那句,因果轮回,一切都是要还的。感情的冷漠和疏离,是无法一下子转了性的。
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很爱孩子的。这个世界上,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用同样的爱去对待。在一个家庭里,不管有几个孩子,都要付出一样的好,千万不要区别对待。
你对待每个孩子的态度,决定了你们以后相处模式。
你爱他,他就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