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讲个我上学的故事…..
我妈让我提前一年上学,只有一个小学愿意收我,我去了才知道,这里同学们谁打架厉害谁威风,混社会是很多男同学的梦想。班主任是位身体很好的中年女老师,对成绩不好的不守纪律的有一整套独门绝技——踢,打,罚站,罚蹲,掐脸,掐大腿根(因为这个部位的肉最嫩最疼),头撞黑板,双手各捏着着一边脸蛋把学生提起双脚离地。我成绩好,但二的一塌糊涂,没少挨老师同学打。
初中我读的单位子弟校,正常多了,班主任居然不打人也能hold住全场。我二的挺烦人的,自带欠揍气质,同学居然也没人打我。还有一次大扫除,一个男生把泥点子弄到我身上了,我都没感觉到,他主动道歉,我调用了小学学到的模式鼓起勇气甩了他一身泥点子,他无奈的说了一句:“你怎么跟小孩似得”那个不跟我一般见识的表情我现在都记得,那个瞬间,真觉得自己low爆了想藏起来。
我永远感激初中教会我的学习以外的东西,每个同学都那么真诚和善——近朱者赤容易,出淤泥而不染太难。妈妈们都这么想,总不能让孩子和打工子弟一起上学吧?不是歧视,是担心害怕。好的学区,不一定没有校园霸凌,但会少一些,也温柔的多,挨打也不会挨得那么惨。
就像茨威格小说里说,“在这个世界上,穷人都是遭践踏受凌辱的,总是牺牲品。我不愿意让我那聪明可爱的孩子,在陋巷的垃圾堆里,在肮脏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稚嫩的嘴唇说那些粗俗的言语,不能让他白净的身体穿着破旧的衣裳。”
既然这样,不如,买学区房吧,就当给孩子买了张“中产小孩”阶层的入场券。
2
杉菜妈妈也这么想,跳着摸高要钻进更高的阶层。知乎上还挺多这种学区房版的杉菜爸妈,想让孩子接触更高的圈子,累积人脉从娃娃抓起。结交个发小目的性还这么强,不知道是我太天真还是这么想的爸妈太天真,这个套路出名的也就灰姑娘、杉菜和邓文迪她们三个。樊胜美都失败了,何必给孩子增加心理阴影面积呢?
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同桌说:“你说咱班谁家最穷,是不是你家最穷?”
我整个人都黑线了。
前桌转过身来解围,对我说:“你家不穷的吧?我听说韩晓家最穷。”
同桌说:“真的吗?”。
前桌解释:“她家屋子里面啥都没有,就装了两大箱金条….”
卧槽….噢漏…
前桌说了后半句“….都是塑料的…”
我到现在都指着这个笑话活着呢,小朋友什么都懂,家长这种攀附的小心思,只会让小朋友自卑。同学们寒暑假都国外游学,你一次没去过,苦逼的补课,最多在小区玩会儿泥巴,这都还不算心塞。
要是家里有个杉菜妈附体——为了你省吃俭用拼了老命才送进好学校的,怎么回报你看着办吧——那还让不让宝宝好好上课了?即使父母忍着不叫苦叫累,空气中漂浮的紧巴巴三个字,也能把宝宝压趴下了,等于分分钟提醒欠父母的恩情一定要还。
赵本山说的,过什么河脱什么鞋,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能承受的学区房就是好的,生活本来辛苦,别给自己和孩子添堵,千万别说什么压力等于动力,压力向下,动力向前,说这话的不知道物理怎么学的。
3
某人看了我前面写的,说:“想和有钱人当同学,干嘛不直接读个最贵的民办大学?录取分数还低,中专职高都能报考,还买啥学区房啊?”
我立即脑补了被妈妈们怒怼:“中专职高?你骂谁呢!你全家都中专职高!”
近年成都的数据,初中到重点高中的升学率30%,加上一般高中还不到40%,剩下60%就是去读高职。这个才是妈妈们焦虑的原因——没人想当那60%。
别说你被这么低的升学率吓哭了,我上学时候升学率还更低呢,不是考高中变难了,而是这波妈妈们变了。
这波妈妈们苦逼的说:“我也不想小孩补课那么累,我买学区房也累。都是被逼的,社会都这样!别的小孩都这样!”
随大流好安全,就算以后成为平庸的大多数,也是体面的坐在办公室里平庸。
那些创业成功的学渣,全靠智商轻松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霸,农村小学读到博士的凤凰男…….这些都是个例,危险动作,不能模仿。
妈妈们,作为孩子未来的设计师,如履薄冰,一步都不敢错啊。
4
“被命运装订的极为拙劣”的范雨素就是个没经过设计的野路子,初中都没读完,一个农民工文笔比大学生都好,天赋可能有一些吧,逆了天的是她社会底层挣扎几十年,一直坚持了阅读写作,全靠范妈妈给的无条件的爱和从小读过的书撑下来,俗称家庭教育和氛围。
这些主流的非主流的总结一下,人的成就或者能力可以简单概括成个公式(敲黑板,记重点):
天赋+父母的资源(财力、能力)+家庭教育和氛围+学校教育/学历+运气
天赋、运气俗称命运,只有认了。公式里能左右的部分,终究是拼爹拼妈。
梁冬说:“许多家长都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很少有教育孩子以后要为别人创造工作。”如果和我一样从没为别人创造过工作,光说不练教育了也没用…王健林小目标是一个亿,王思聪天生就不会关心猪肉涨价的问题。
我们这些赚不到一个亿的,除了死磕成绩,还可以改变公式里面其他变量,比如提升格局,毕竟孩子谁都不像,只像他爸他妈。
我们的终极目标毕竟不是要培养个小学学霸,中学学霸。我们只是希望以后我们不在了,孩子具有幸福独立的生活下去的能力。别忘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所以,不管买不买学区房,都别和其他妈妈一样焦虑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