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帮我们带娃,不到一年时间,就和小区里那些“童童的妈妈”、“蘑菇的奶奶”等等一大群人变的很是熟络,有时下班回家,也会听见母亲说像“甜甜的姥姥最近去给她姑娘带娃去了”、“芊芊妈妈是幼儿园的老师”这样的话。而母亲所说的这些人,我似乎从未听说过,也未曾想要去做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经常还会“告诫”母亲:不要和陌生人聊太多私人的事情,防人之心不可无!
可是母亲依然如故。如果周末或者早上和她一起下楼,在电梯里、在院子中一路上总有许多人跟她热情的打着招呼,她也积极的回应着,有时还继续讨论几句昨天没有说完的话题,连小区门口的保安都会面带微笑地在她带着小孩出门的时候跟她打招呼或者逗我们小孩玩。
这让我们很诧异。我们在这个小区住了六年,而母亲来这里住了甚至不到一年。
六年里, 小区的保安都换过好几茬。我们除了因为交物业费、水电费不得不跟物业工作人员认识之外,再很少跟其他邻居有过当面的交流。虽然大家在小区的qq群里讨论的热火朝天,但即使在外面街上碰到也还是一样的彼此不认识。每天在电梯里出入,纵然多次遇见,也未曾有过进一步交流的意愿,甚至在有人进来是还会刻意把目光转移他处,尽量避免眼神的交流。
虽然说我们的朋友圈是建立在学习、工作、兴趣等有深入交流的人之间,但是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似乎人为设置了太多的藩篱。
曾几何时,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我们身上不自觉的给自己带了一层厚厚的壳,把陌生的人挡在外面。也许他也和我去过同样的地方,也许他的舅姥爷的孙子和我是同事,也许他也爱好旅行,也许我们之间也会产生友谊也说不定……只是,我们自己把这些可能进行了屏蔽,主动放弃。
这让我想起门口保安逗孩子时孩子发出那清脆的咯咯的笑声,是多么的纯净和真诚!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新奇和美好,人人都是善良友爱。而我们大人,则在现代社会生活的进化中渐渐失去了对别人信任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以利益、阶层等因素组成的判断标准,我们总是用怀疑的眼光去判断这个世界,先入为主的假定“人性恶”,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我们忘了其实每一个熟人也都是曾经的陌生人,宁愿在自己狭隘的世界艰难的呼吸,还美其名曰:防人之心不可无!
太阳不因为地球的陌生而吝惜自己的光和热,所以我们赞美它的高贵和永恒。“樱花树荫下,纵然萍水相逢,亦非陌路人。”我们虽不能和匆匆而过的陌生人展开完整的叙事,但仍然可以定格在旅途的某个瞬间,让彼此互相成为这个美好世界的一道风景。
如今,母亲依然热情的同邻居们打着招呼,我的小孩也在小区里有了自己呀呀学语的“朋友圈”,我和我爱人也可以轻松的在电梯里碰到陌生人时报以微笑。这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