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孩子的数学题都会做,但是一考试就出现计算结果错误呢?总是粗心怎么办?”那么,我可以说,这类家长是非常负责任的家长,因为孩子的作业你都是认真检查过的,从小学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都会给孩子检查作业,因为也有很多学校的老师要求让家长给孩子检查一下作业,或者签字的任务。
其实,“检查”这两个字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的责任是重大的,当然方法也是多样的。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给孩子检查作业呢?需要不需要每道题目都要给孩子进行检查呢?甚至有些不会做的题目都会手机或电脑搜索,也要陪孩子写完答案呢?
我觉得孩子的计算错误不能单单用粗心两个字去解释,如果孩子偶尔一两次计算错误,可能真的是粗心问题,但是,如果每次都出现计算错误,那么就不能单用粗心两个字进行解释了,那说明孩子的计算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是算理不明白,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方法,所以我们要找一找孩子出错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计算错的比较多就让孩子天天练,天天写,也许这样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让孩子产生了学习的厌倦感,得不偿失啊。
我建议大家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给孩子检查数学作业,就是让孩子自己进行检查。我儿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是这么检查孩子作业的,学校里要求计算题的《口算天天练》每天做一页,因为这些我们做家长的都会检查的。也许很多家长会把孩子错的题目红笔圈一下或者打个错号,孩子看到后马上改过来,这是很多家长的做法。而我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给儿子找错误,告诉他在某一范围内有错误,比如说:前五道题有错,或者第十到第十五题有错,自己根据我给他的范围去检查去纠正。后来,我慢慢的给他扩大范围,如果有错,我会告诉他第几列有错误,自己去找出来并纠正;再后来,我会告诉他第几页中有错误,自己去找并纠正;后来到小学高年级,偶尔检查一下他的试卷,可能会说第一面有一处错误,或者整张试卷有一处错误,都是让他自己去寻找错误。通过慢慢的练习,他自己会检查自己的错误,哪怕做完试卷后他也知道自己去检查一遍看是否有错误,一般情况下,做完试卷后能够确定有多少分是肯定正确的,有哪个不确定答案的。我觉得这已经足够了,他自己会检查自己的作业了!
其实,让孩子去查错的时候,比他第一遍做题还要仔细、认真,第一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如果我们直接画了错号,让他改过来,一点效果都没有,下次做题时还会出错,而让他自己去检查,他会把结果和原来的进行比较,原来是怎么错的,我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他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本来还在纠错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所以一定不要总拿“粗心”当理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纠错,这样他才能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