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加入孩子的世界
第3章 建立联结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在联结、断裂和重建联结三种状态之间不断地变化和演进。游戏力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些急剧的改变中准确地把握方向。加入孩子的游戏,我们就可以打开通往孩子内心的那扇门,从而与他们心心相连。
第4章 培养孩子的自信
游戏力在培养孩子自信、消除无力感方面的独特方式,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经历一些坎坷,产生一些消沉、无力的负面情绪,这不足为怪。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孩子战胜这些负面情绪,使他逐渐获得自信力和竞争力。
❤️❤️❤️
早教专家们认为,游戏时间的延长,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莫大的福音。
但一个不幸的事实是,到了青春期或刚刚成年时,自认为长大成人的我们差不多都不再游戏了,我们甚至已经忘了怎么游戏。
我们以体育竞赛或度假休闲取代了游戏,但这些活动都比不上儿童游戏的自由自在和充满想象。我们已经失去了游戏的能力——由于缺少练习,由于杂务缠身,由于怕这怕那。这种损失,成了我们与孩子相处的障碍。
也许我们都曾发誓,绝不会像其他大人那样严厉地对待孩子。但就在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发脾气、骂人、行为不端时,我们还是一怒之下施以惩罚,或者因为觉得受伤而把他们拒之门外。
我们暂时性地忘记了孩子还很脆弱这个事实,就像他们暂时忘了应该合作、分享、保持镇静和遵守规则一样。
大人只有通过强迫自己和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玩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才能看清楚自己内心想躲避的感受到底是什么。
有位家长曾经告诉我:“和孩子一起玩不可能一直都有趣,但我还是会坚持,我知道最后我们都会快乐。而且,我用他们的方式玩得越多,他们也就越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配合我。”
与孩子游戏时,除了受自己的情绪影响外,我们常常还会被游戏本身的无聊搞得厌烦不堪,或者疲倦得一动都不想动。
能和孩子玩上一整天而不会产生上述这些情绪的成人,即使有,我也还没碰见过。
但是不管怎么样,孩子需要我们努力克服自己的情绪,与他们一起玩他们钟爱的游戏。
❤️如何与孩子调到同一频道?
这并不表示我们要过问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反之,我们可以先说一件自己今天发生的事,然后孩子可能会以一个自己的故事来回应。
包括我自己在内,成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孩子在说“无关紧要”“无意义”的事,或者不断重复时,我们横加打断。然后,我们又期望他们说出我们想知道的事。
即使孩子说的事似乎不重要,听上去很蠢,我们仍然必须耐心倾听。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他们首先想确定我们是否在认真听,会不会打断或责骂他们,然后才决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事情。
❤️联结断裂时孩子的表现
当孩子觉得寂寞、害怕,感觉无法承受压力时,我们可能还不知道在他们的心中发生了断裂。没有孩子会走到我们面前说:“我觉得我们的联结断了。”当我们质问孩子为什么那么讨人嫌时,他们也不会说:“因为我觉得很孤独。”
一切都顺利的时候,游戏力能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快乐。而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游戏力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摆脱孤独感的困境。
❤️如何重建联结
有时比较简单,比如号啕大哭后,婴儿与母亲的深情对望;放学回家后的一个拥抱;经过艰苦谈判终于谈妥了睡觉时间后,双方握手言和。
而有时重建联结需要游戏来帮忙,因此需要我们屈尊和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花一些时间做孩子最喜欢的事。
❤️吸附理论
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好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孩子每次探险,都从蓄水池出发,探险结束后又回到蓄水池歇息。大人除了提供食物和抚摸外,安慰难过的心情、一起玩耍以及交流谈心,都能起到蓄水的作用。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们的探险活动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对于那些杯子保持蓄满状态的孩子,他们总能具有足够安全的依附感。
相反,那些没有获得安全依附感的孩子,或焦虑、黏人,或退缩并自我封闭。不论在哪里,他们可能都找不到安全感,即使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他身旁也是如此。
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具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可以安慰自己,可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能够集中注意力,与同伴形成良好的联结,对自己和世界有积极的看法。有些父母去幼儿园接孩子时,经常被孩子的号啕大哭弄得困惑不已,老师们明明说他一天都很乖啊。老师们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其实,这正表明孩子有不错的安全依附感。当孩子和陌生人或者老师在一起时,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可以把所有不好的感受都暂时储存起来,等到和主要依附对象(比如父母)重逢时再表达出来——“谢天谢地,你终于来接我了!”
杯子被蓄满爱心、关注和安全感的那些孩子,确实是幸运儿。小小的不安可能会让杯子洒出一些水,难熬的一整天里也可能把杯子几乎倒空,但他们的照顾者随时都会把杯子蓄满。等孩子长大后,只需要想想照顾自己的大人,就能把杯子蓄满。事实上,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可以从朋友那里、从生活兴趣中、从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自己蓄满他们的杯子。
❤️蓄水杯如何蓄水?持续➕坚持➕互动
即便是被爱得最充分、受到照顾最多的孩子,他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失败,也没经受过什么大的悲伤,他们的杯子保护得最好,但对于爱和依附感仍有着不尽的需求。因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尽我们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己是受人欢迎的。
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通过细微的日常互动持续不断并坚持多年。我同意心理学家斯坦利·格林斯潘(Stanley Greenspan)的看法,他认为:仅仅跟孩子待在一起,并不能提供安全依附感,孩子必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心理满足”。因此,真正的蓄杯,只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电视和电脑永远都不可能满足孩子的这个需求,不管它们的互动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多年研究显示,让孩子获得安全依附感的关键,是对他们的需求做出迅速回应。电子屏幕能提供不少有用的东西:娱乐、信息、游戏似乎都能减轻压力。但是,它们做不了鬼脸,不能拥抱,更不能提供人类在内心深处所最需要的安全感。
与联结有关的游戏:蒙猫猫、追逐、木头人、捉迷藏都是典型的例子。和孩子玩这些游戏,你不仅会得到乐趣,也会改善亲子关系。
❤️通过游戏培养自信力
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孩子战胜这些负面情绪,使他逐渐获得自信力和竞争力,这也是游戏力的价值所在。
比如“力量之屋”游戏,孩子会知道绝不放弃。
❤️带来力量感的游戏
小孩子最喜爱的东西:脏话和骂人。骂人能让孩子感到很有“力量”:既有“力量”支配自己的言行,又有“力量”伤害别人的感情。我为此发明了两个简单的游戏。用玩笑来消除导致骂人行为的情绪压力以及把注意力从说脏话上转移开。
“臭狗蛋”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两种“力量”的存在,一是话语权的力量,二是闯禁区的力量。与其让他们把别的孩子作为迫害对象(那会真的伤害到别人),还不如让你自己当他们的“垃圾箱”和“出气筒”。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与孩子一起摆脱权力斗争的烦恼,享受游戏的愉悦。
还有当还有有不想做的事情时,尝试“停-走-停游戏”,孩子说停就停,使她相信大人不会强迫或伤害她,彼此间建立了信任感。她权力在握,能够控制事情的进展,情绪也就放松了下来。大人决定要不要做,而女儿决定做这件事的节奏。
❤️帮孩子做好面对世界的准备
许多父母深信,必须让孩子习惯世界的残酷,这样他们才能做好准备。
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和自信力,而这两者则来自被关爱和被悉心照料的感受。
我用砖块和砂浆打个比方,要建筑坚固的墙壁,两者缺一不可。给他爱的滋养,满足他的需求,让他们知道不管怎样,自己都被深深地爱着,这样孩子才能获得内心的力量,这是砂浆。而砖块代表另一种力量,要获得它,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只有让孩子一边经历不断的挑战,一边持续得到关爱和尊重,他们才能为面对这个世界真正做好准备。我可能会不断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例如学轮滑,只要他们需要,我都会握着他们的手。
❤️孩子需要在输赢中找到平衡
有人问一群4岁的孩子,他们是想跟同伴玩,还是想跟父母玩,大部分孩子选择了父母。你很惊讶吧?他们说,和父母一起玩,他们可以获胜,可以主导游戏。而他们的同伴一般则不会因为实力悬殊而主动做出让步。
通过命令父母,或者在篮球场上打败他们,孩子得到了安全感的必要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进行真实较量。
那么,玩游戏时,我什么时候才不用让着孩子呢?
通常,从让他们赢开始,然后逐渐提高难度。你会进进退退一阵子,即使孩子已经能够公平地击败你,有时他们仍然会希望你用“特殊的规则”来玩。他们有时希望赢,有时又希望有点儿挑战性才好。所以,最好还是跟着他们走。
如果进行得不错,那么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平衡这两种享受:享受胜利——即使不完全公平,以及享受挑战——即便他们输了。
你也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注意孩子对竞争的感受。
孩子如果每次输了之后都非常生气,或者在赢的时候不可一世,那么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大人的特殊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比赛胜负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的游戏主题,需要从竞技比赛转换到“玩”这些情绪的处理上。
看到一个很棒的评论:
一个"笨拙"的对手,再加一个随时喊停的特权,孩子赢了多次后,赢的喜悦慢慢没那么强烈了。孩子无意中给自己上了点难度,突然发现,赢的喜悦还可以来自自己的进步。
大人要善于抓住这种瞬间,而不是好胜心起的用尽全力防守。不然,孩子会始终不舍得丢掉"特权"。
❤️批评的声音对孩子的影响
妮可游泳的案例——越给她外在的学习压力,妮可就越抗拒。父母放弃后她通过自由玩耍学会了。
成人擅长把学习的乐趣变得无影无踪,不管学习的对象是游泳还是数学。更糟糕的是,我们总想批评孩子。因为它发生得过于频繁,以至于我们根本注意不到。批评是一种危险的习惯,并且很难改正。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帮孩子,但是实际上批评对孩子没什么用处。
它的作用,只是在孩子的脑袋里装进一个小小的声音(有时候又震耳欲聋),不断在孩子的生命中无情地批评他们。也许,我们自己的脑袋里也常驻着同样的声音。
孩子总会这样做——贬损自己的作品或能力。如果我们够幸运,他们只需要一点点的鼓励、微笑和点头,就足以使他们忽略那个批评的声音继续创造或者学习。
但是,假如这个内在的批评声音,使孩子连尝试都不愿意,就说服了孩子放弃绘画、足球、数学或者骑马、写诗,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必须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告诉他们那个批评的声音不是真的,也不是最终的评价。坚定地反对批评——“我知道你可以的……你是个很棒的小画家。”
内在的批评声会做垂死的挣扎。当我们对孩子这样说时,他们有时会哭泣或者喊叫,或者坚称自己不够聪明、不会画画、讨厌数学,或者他们永远不可能在运动方面有好的表现。而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并且在他们表达感受时,继续保持我们对孩子的信心。这也是游戏力的关键部分,即使听起来和游戏没什么关联。孩子会在成长、学习和练习技巧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挫折,而失败感将会通过笑声(运气好时)或者哭声(当感受太强而无法以笑声疏解时)得以释放。
不幸的是,孩子不会走到面前来告诉我们:“我真的很想继续我在雕塑方面的兴趣,但是我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说,我一点儿都不行。你可以帮我吗?”他们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我就是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做个好侦探,查出这些信息的真相,是因为兴趣真有转变,还是因为挫折感而放弃。
✅游戏:重复孩子的行为
如果家长横加斥责,那只能加重孩子的孤独感。
在英国夏山学校,曾经有位学生半夜溜出宿舍搞各种恶作剧。尼尔校长(A.S.Neill)的处理方式很特别,他穿上滑稽服装,装扮成一个匪徒,然后在半夜把这位学生叫醒,问他要不要跟他一起去作案。结果,这位学生一口回绝,还教训校长要端正自己的行为。学生的恶作剧事件就这么得到解决了。
当那个孩子在选择到底该控制行为还是制造麻烦,正摇摆不定时,尼尔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游戏。他半夜里这样傻乎乎地跑出来,就相当于一面镜子,使学生有机会重新反思整个事件。
当我们不停地对孩子耳提面命,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孩子并没有得到自己思考的空间,他只能被迫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口服心不服地接受批评,要么明目张胆地反抗。游戏有助于孩子反思自己,甚至是在一些严肃的问题上。
✅游戏:代替学习
我的朋友萝拉,一位单身母亲,和她10岁的儿子大卫玩了好几年的“岩浆游戏”。他们会站在床上,假装地板上到处都是炽热的岩浆,自己必须站在床上才安全。她说:“有时我们会解救对方,有时我们会把对方推挤下去。”而他们运用这个游戏来传达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失败、危险、救援或者攻击。他们不用多想,就可以依据当时的情绪来调整游戏方式。
✅游戏:用镜子游戏来联结
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模仿他们的“镜子游戏”是一种完美的联结方式。孩子长大后,他们仍然会玩类似的镜子游戏,只是我们模仿孩子的时候必须小心,别让孩子觉得我们是在嘲笑他们。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觉得挺好玩,甚至会感到得意,就像第一章中那个露天舞会上的男孩,一开始太拘谨,但经过小小的镜子游戏,不仅克服了害羞,而且还成为领舞者。
✅游戏:胜利与失败
它可以是任何游戏,只要充分运用输赢的概念来游戏即可。
举例来说,掷硬币的正反面,如果你输了就要表演一下夸张的死亡场景,喃喃念着:“我死也不会放过你!”如果赢了,就宣布你是史上最厉害的掷硬币者,再跳一段胜利之舞,下一次输的时候则假装万分惊讶。
或者,如果你想不出任何游戏可以针对输赢的话,你也可以说“我们要来玩一个输赢的游戏”。“那要怎么玩呢?”“我也不知道,你想怎么玩?什么游戏都可以,不管是你输了还是我输了,只要好玩就行,或者假装谁赢谁输也行。”孩子最终总会想出一些很棒的点子来。
如果他们想不出来,就说:“我输了,因为我想不出任何点子。你的奖品是一个拥抱。”然后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为了拥抱他们,追着他们满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