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七0年代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现在回想起儿时过年的味道,心里几丝喜悦,几丝愁畅。

我的童年,在农村渡过,又是个七O后,所以,残存在舌尖上的味道,是粗粗的玉米饼子,往下咽的时候,拉嗓子的感觉,还有黑黑的地瓜干,一煮一大锅,吃饭的时候连点就菜都没有。我那时就跟母亲说,我要能到父亲那里,那时父亲在公社派出所工作,吃顿公社食堂做的饭,就算过小年了。在公社食堂吃个细面馒头,吃碗菜就很奢侈了。我也是因为病了,病得历害,在公社医院打了好几天吊瓶,然后晚上到公社党委大院宿舍住下,才知道了小年的味道。大病初愈,父亲问我愿意吃点什么,能吃动饭了,我都不会数落,最后父亲领我去了镇上唯一的饭店,点了一碗面条,用肉丝香菜做的卣,四十多年过去了,还深刻在我的记忆里,让我回想了多年。              小时候盼年,盼好吃的,盼穿新衣服,盼热闹,还盼过年分压岁钱。                                                一进腊八,母亲就开始忙活,我也屁颠的帮着搬搬抬抬,首先是打扫屋子,家里做饭还是老式的锅台,风厢,烟熏火燎了一年,屋子里黑黑的,边角,房梁上挂满了蛛网,母亲把头用围巾包好了,把大条帚用木杆捆绑,然后在屋里一番神舞,出来的时候,脸上就象猛张飞加李逵啦,脸上已经看不出模样来。进了腊八,母亲就会唠叨上一句,"进了腊八煮,就把嘴来堵",意思是说不准乱说话,光拣过年的说了。有次和大爷贴春联,大爷有意把福字贴反了,我说反了,大爷说,这孩子,不会说话,他大声的语气很重的说“福到了″。

随着年根的临近,我盼望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了,过了小年,父亲一般会托人买付猪的全下货,从大猪脸,猪肝,猪肚,猪肺,大肠,小肠,然后来家洗好,摘好了,就可以下锅煮了,母亲一般安排我摘大猪头上,没清理干净的猪毛,可费事了,为了让我心甘情愿,都好话哄着,等着,好好干,让你啃大猪骨头。我干得可欢了,就等那个时候呢。一般要煮到挺晚,我即使嗑睡了,也强挨着早晚等着,大姐二姐很多年了都笑话我,馋猫。母亲在我啃大骨头的时候,偶尔还往我嘴里偷摸的塞块肉胡,我在家里最小,又听话,母亲特别宠我。这可是我最快乐的幸福时光。

过年,母亲一般还会和两个大爷合伙,用自家泡的大豆,做一大包豆腐,一来图个吉利,都有福嘛,二来,我们年五更包水饺都是素馅的,用豆腐粉条,水饺里边放上小分钱,几分的硬币,谁吃到了都可高兴了,来年发财。即使现在,年五更那顿水饺我也使劲吃,来年发财嘛!拐豆腐的磨是石磨,有专门拐的,有添豆的,这需要大家协同才行,一个人是做不来的。                            再往后来是去赶集置办年货了,象瓜子,花生,那几年很少有糖果,即使有也是不错的人家才置办的。扯花布,做衣服,得头着进腊月,不然集上专门做衣服的忙不过来,不敢收了。集上最热闹的当属花炮了,唉,快来看,快来买啦,看我的炮仗怎么样?随着吆喝声,卖花炮的货主,接着把鞭炮挂到竹杆上,噼噼啪啪响了起来,对面的摊主也不示弱,随手也点上了一支,好不热闹,不知那儿,又放出了一个二起角,地下一响,跑到天上又来一响,烟雾迷漫中,过年的味道一下子浓起来。大集上人山人海,人久久不曾散去,卖蜡烛的,卖香的,烧纸的,锅盖的,糖瓜的,蔬菜的,水果的,鲜鱼的,卖糖球的,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下集的时候,大人孩子手里,扛着的,拿着的,背着的,脸上洋溢着过年才有的舒心劲,三五一伙,大多都是走着,很少的自行车,偶尔会有大马车,拉着叽叽渣渣的一车人,也有的推着小推车,迎着冬日的阳光往家赶。

转眼来到了大年三十,上午一般会忙活着贴春联,奶奶手很巧,一般会剪些窗花,贴到纸糊的窗格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冬日天冷,奶奶一般会和我数窗格,一直到阳光上到第九个格上,也就大约上午十一点钟,才让我出去玩一会。有时我闹着出去玩,被逼得没法了,她会用炒菜的铁勺子,给我炒豆,爆玉米花哄我。有时会用少得可怜的细面,和个面团,烧个狗屎头子吃,多少年了,还留在支离破碎的记忆里。

奶奶剪了窗花,还会剪过门钱,也就是大门口,门口梁上花花绿绿的过年祝福语,夹杂着好看的图案,一年当中忙忙活活的,在外的游子也千里,百里的往回赶。年三十的下午,一般是家族里大大小小的男丁,到老祖宗的坟上去,烧纸,磕头,放鞭,迎老祖宗回家过年。时间很集中,多数是下午一吃完了饭,就开始招呼着一起去了,这是一年中家人最全的时候,平时很多都在外地,有的别时也不放假,所以难得一聚,这也是一年当中坟上最吵闹的时候。                                我最喜欢和让我最留恋的,是吃完了年夜饭,父亲很用心得给我糊了一个纸制小灯笼,用高粱杆扎起来,糊上白纸,刷上桐油,然后点上蜡烛,让大哥领着,从晚上十二点以后,挨家挨户去拜年,我叔伯弟兄七个,我是老七,最小的那一个,到每家每户后,大哥都领着磕头,问过年好,我们家户门挺大,转下来就得晚上两点左右了,虽然很累,但是心情始终沉浸在花炮声声,张灯结彩,欢乐详和,团聚亲密的年节里。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爆竹声中辞旧岁,红梅映雪踏春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伴着春的脚步,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儿时的年味 不知不觉时间的脚步已踏入腊月的门槛人,越长大越思忆过往的人情世故。然而,儿时的年味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浸...
    引自_疏影暗香阅读 983评论 3 45
  • 儿时的年味|忆我们小时候的春节 /文梁子 元旦佳节已过,很快又是春节了。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外甥来家里吃饭时,很兴...
    梁子仗剑走天下阅读 1,973评论 7 66
  • 进入了寒冬腊月,预示着离过年近了,我们苏北平原地区的习俗都这样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了,年味就越来越浓,过年啦! 从腊...
    铭帅之念阅读 1,673评论 22 50
  • 小时候过年就是一个“吃”。 村里人过年的吃是有讲究的,一进腊月,大家就开始讲究起来。 首先是腊八粥和腊八蒜。 腊八...
    筱筱青青阅读 2,098评论 38 69
  • 马上临近春节,一晃人已过不惑之年,以前老人总说,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现在真的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十八春里》也...
    毛毛虫的蝴蝶梦阅读 1,639评论 8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