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长跟我说,孩子最近不喜欢练琴,状态非常不好。这种情况大都出现在孩子因为休假出去玩或者回老家,又或者因为学校考试复习的缘故长期停课以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琴遇到了“瓶颈期”。许多琴童在学琴过程中都要经历一次或多次“瓶颈期”,继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连锁反应”。据了解,许多琴童就是因为被这个阶段的“无兴趣、无天赋”的假象迷惑而选择了半途而废。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学琴的这个特殊阶段,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重拾学琴的兴趣呢?
通常我都建议家长,不要慌。积极上课。因为孩子只是长时间没有练琴手生了。之前学好练好的曲子不记得了,学习新的曲子变慢了,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了而已。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分析退步的原因,告诉他们这并不是一件多么不好的事情,只要多练习,慢慢回忆,认真上课很快就能恢复和进步的。千万不要在孩子不想练琴不想上课的时候一味顺从,更不要以为孩子自己练习几天、等曲目熟练了再上课。其实这个时候独立练习的效率和效果都可能很低。更有可能错音错指错节奏而导致更长时间的恶性循环。使瓶胫更难突破。
对于孩子学琴过程中出现的“瓶颈期”,我们家长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多数人认为孩子出现厌琴心理,是因为怕困难或对音乐的兴趣降低。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那就是:孩子不是讨厌学琴,而是受不了身旁的你,尽量不要选择停课,因为不能因为你的过错而耽误孩子的学琴。
其实,看到孩子的学琴遇到瓶颈,不光是家长,老师也很着急的,特别是学到高级别的孩子。因为这一路走来,不光是孩子和家长,老师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们也舍不得放弃每一个学生。我想,当孩子遇到瓶颈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坚持,不能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帮孩子一起排除障碍。
孩子出现“瓶颈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家长的平时不能仅关心孩子的练琴和回课,还应该更多的为孩子提供音乐养分的吸收。如,听唱片、欣赏名曲,读音乐家的故事、看音乐类书籍,聆听现场音乐会,参加音乐沙龙、比赛等交流活动,从中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与兴趣。
出现“瓶颈期”,可以和老师商量一下:这段时间的曲目安排和课堂气氛要照顾一下孩子的兴趣和情绪,不能一味追求进度。学琴最重要的目的是享受音乐,让老师多弹些好听的曲子给孩子听,哪怕用几节课专门来欣赏都是值得的。琴童家长可以组织一个“习奏会”,带着孩子们去参加,每个孩子弹奏一两首拿手曲目。大家互相欣赏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孩子学琴的兴趣和动力,有效地排解孤独练琴给孩子带来的枯燥和乏味感。
最好的方式是上课。因为自己练琴N遍不如老师讲解一遍。更重要的是此时上课老师会帮忙他化繁为简、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必在上课时化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纠正错误。在老师的帮忙下把问题防范于未燃、让瓶颈轻松渡过。
学习音乐除了多听音频、有条件的还应该去听听音乐会看看舞台剧。多给孩子提供舞台制造表演的机会、或者和琴友们互相表演、为孩子打造琴童朋友圈、制造多些学琴的乐趣!千万不要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轻易说放弃。轻易的放弃除了浪费了金钱、时间和原有的成效。最大的悲剧是:养成了孩子轻易放弃的行为习惯,这样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甚至长大以后的工作、学习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家长们!学琴之路任重道远。要加油!
关注《钢琴艺术四百年》
带你了解全球钢琴家,畅谈音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