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惯子如杀子”吗?

莫洛亚认为,正常的家庭关系是母慈子孝,父母慈爱,孩子孝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生的,那是本能的、毫无保留的温柔;而在儿童方面,则是无条件的崇拜和信赖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着原生家庭之痛,就是因为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不正常。其中一种行为就是父母娇生惯养,表面看是爱孩子,最终却害了孩子。


莫洛亚强调要给孩子“立规矩”,让它们从小养成规律的习惯,因为凡是不懂得规律的人注定是要受苦的。莫洛亚说,人生和社会自有它们无可动摇的铁律,每个人只能用他的犁锄,即耐性和毅力,开辟出他自己的路。作为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从小认识到这一点。


但有些父母不是这样,他们太爱孩子了,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他们表现地很懦弱。小孩都很聪明,他们敏锐地抓住父母这一缺点,操纵父母,让父母围着自己转。等到离开家后,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居于世界的中心,也要求外人无条件地爱自己。他错了,人家可不像“懦弱”的父母那样惯着它,最后这个孩子反而到处碰壁,下场会很凄惨。


我们不能说莫洛亚讲的没道理,孩子的确需要“立规矩”,但“规矩”该立多少,对孩子的哪些行为父母要宽容,哪些要严厉禁止,还是要讲究艺术性。这一点并不容易,就连本书的译者傅雷先生,也曾走过一些弯路,留下了一辈子的伤痛。


傅雷自己就有一个不幸福的童年。他很小的时候父亲过世,是寡母一手带大的。孤儿寡母,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因此他的妈妈把希望全放在了儿子身上,整天盯着他努力读书,好在长大后有更大的出息。我们说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严父慈母”,但傅雷的母亲却扮演了“严父”的角色。这样的家庭关系是畸形的,让傅雷从小就没学会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等到大儿子傅聪出生后,傅雷又把自己的童年经历移植到了新家庭中。他专门编写了一本“立规矩”教材,规范孩子的言行,比如吃饭时手肘该放哪,咀嚼的声音多大就是不礼貌。而小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规矩,这些条条框框对傅聪来说简直就是折磨。但他没办法,因为只要犯错就会挨训,甚至挨打。此外,在傅聪7岁时,傅雷发现他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于是要求儿子天天练琴。只要傅聪弹琴时开小差,傅雷就狠狠地修理他,甚至按着他的头撞墙。


在翻译这本《人生五大问题》时,傅雷还不到30岁,傅聪刚出生没几年,我们猜那时候他高度认同莫洛亚的说法,就是立规矩。等到15年后,傅聪去了波兰留学,傅雷这才开始反思什么是“父爱”,自己之前的“立规矩”究竟是培养孩子,还是对孩子的虐待。他给傅聪写的第一封信,就是忏悔:“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此时的傅雷,才开始蜕变为一个真正的父亲,合格的父亲。所以说,即便我们想好了要做“虎爸虎妈”、“鹰爸鹰妈”,但该怎么虎、怎么鹰,也是要三思而后行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疫情当前,延学不停学。宅家时光,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好时候。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用阅读名著...
    一棵树66阅读 4,832评论 0 0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5,288评论 0 3
  • 知晓傅雷,大多数人都是从一本《傅雷家书》开始的,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
    2daa05bcdeb7阅读 1,807评论 0 0
  •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们说"惯子如杀子",孩子一定不能惯着,要不然还不反了天了?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告诉...
    晨妈育儿说阅读 4,507评论 2 4
  • 父子之交——简评《傅雷家书》 打开《傅雷家书》,扑面而来的是父亲的舐犊情深。有人说,母爱是最无私的,可是父爱却是深...
    唐三葬阅读 4,9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