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和依赖,日渐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甚至,越来越多悲剧因此发生。
一个高中生因为两次玩手机被抓,凌晨从学校宿舍坠楼; 一个15岁女孩因为父亲给不够钱买手机,竟然跳楼自杀; 一个男孩因为玩手机与父亲发生口角,从家中跳楼轻生; ……
一个个悲剧在警示我们:
手机无罪,但沉迷手机的后果很可怕。它会让孩子失去许多很宝贵的东西,甚至是,生命。别再让孩子沉迷手机了,后果真的很严重。
一部手机
使得孩子彻底沉迷,玩手机有多容易上瘾?大概就是,只要你给孩子一部智能手机,就等于把他推到了上瘾的边缘。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在18-30岁的人群中,有38.9%的人有“智能手机成瘾”的症状,一拿到手机就停不下来。
广西有一个15岁的男孩,在上网课期间没日没夜地玩手机游戏,每天睡眠不到3小时。一个月后,他突然在家中晕倒,被医生诊断为「中风」。
宁波妇儿医院的某天夜班,连续接了2个因为沉迷手机而出事的孩子。一个因为父亲不让玩手机而「自残」,另一个因为姑姑不让玩手机而「自杀」。因为一部手机,孩子把生命当成儿戏,亲子之间频繁出现冲突,一个个悲剧由此发生。到这种地步了,我们还能忽视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吗?
用眼过度只会毁掉孩子视力
过度使用手机对孩子的第一大危害,就是毁掉视力。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
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是52.7%,幼儿园(数据仅覆盖大班)近视率达14.3%,小学阶段35.6%,初中阶段71.1%,而高中阶段达80.5%。
也有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下降到43.8度;连续玩20分钟平板,视力下降到41.7度;连续看20分钟电视,视力下降到18.8度。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了孩子眼睛的脆弱,也暴露了孩子用眼习惯的错误。
越是幼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视力发育越发不够成熟。过早接触、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只会加深患近视的风险。“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我们连孩子的心灵窗口都保护不好,如何保护孩子的未来呢?
电子产品损害孩子智力发展
德国两位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组实验。他们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人,这些孩子的区别在于爱不爱看电子产品。每天几乎不看电子产品的孩子画的最好看,最完整。每天看电子产品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只有线条,十分呆板。
看电子产品内容不受限的孩子画的基本不成人形,要么四分五裂,要么缺胳膊少腿。三组图差异之巨大,令人不敢想象这三组孩子智力的差距。
新闻时有报道,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有可能导致大脑萎缩、智力退化、记忆力衰退等。
孩子长期承受来自互联网大量无意义、碎片化信息的冲击,不能正确应对待这些狂轰乱炸的信息,结果就是失去基本的逻辑思维。
沉迷游戏导致成绩直线下降
假设,一个孩子在上网课时天天玩手机游戏。不听课,也不写作业,把宝贵的学习时间用来打游戏;做什么都无法保持专心,总想拿起手机看一看,玩一玩;即使回到学校上课,心里想的还是游戏,甚至把手机带到学校...…玩手机,是毁掉成绩的最快方式。
智利洛斯安第斯大学研究了手机使用时长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少年每天多使用手机1小时,平均成绩就下降0.3分。
我国苏州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测评数据也显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在0.5小时内的学生,比每天使用超过3小时的学生学业成绩高出108分。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长,与其学业成绩,是负相关的。
别让孩子现在的一时沉迷,换来今后的一世遗憾。
小小手机葬送了孩子的前途
青少年儿童的三观,并不成熟。在游戏、短视频的诱惑下,在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的冲击下,很有可能做错事。
比如,花光父母的积蓄。将父母的银行卡和自己的支付宝捆绑在一起,用父母的钱给自己的游戏充值。掏空了爸爸妈妈的积蓄,骗光了爷爷奶奶的养老本,将家里的钱挥霍一空。
比如,出卖自己的身体。为了追求“潮流”,在网上与陌生人“裸聊”、“文爱”;为了得到更多的钱,拍裸照向别人“裸贷”;不好好珍惜和保护自己,放弃了身体和道德底线,就是为人生埋下祸端。
比如,只求快速出名走红。觉得读书毫无意义,只想不劳而获挣快钱。做网红、做主播、做明星,以为靠一条作品就能一夜爆火,流量和财富双收。
沉迷手机游戏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孩子三观尽毁,走上一条彻底错误的道路。
家长纵容才是问题根本所在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沉迷网络、沉迷游戏?他们怪孩子自制力太差,怪游戏厂商不设置门槛,怪学校老师让孩子使用手机……却很少反思: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李玫瑾教授说过:“在孩子早期教育中,父母的精心陪伴才能使孩子获得持久的心理影响力。”如果父母能够多陪陪孩子,给孩子充足的爱意和安全感,孩子就不会把情感寄托在手机上。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长海说过:“家长要引导子女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才称得上负责任的家长、称职的家长、明智的家长。”如果父母能够尽早提示引导,做好防微杜渐,莫以恶小而纵之,孩子就不至于沉迷手机或网络。
《穷爸爸富爸爸》中有一句话:“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就是亲子关系。”如果父母能为孩子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打造阳光的成长环境,孩子就能真正地健康成长。
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是我们永恒的课题
是时候给孩子上一堂“手机课”了。要让孩子明白,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娱乐,可以用来学习,可以用来联络,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想休闲娱乐的话,可以去打打球、散散步,或者约同学出去玩耍。有心事想倾诉的话,父母就是最好的听众,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找父母帮忙。生活原本绚烂多姿,成长原本阳光快乐,不要被困在小小手机里。
要跟孩子约定,应该怎么使用手机。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好形成家规,坚持约束孩子。
教孩子用好手机,尽量不玩手机游戏,也不要刷短视频等。
家长先放下手机,给孩子做好榜样,效果会更好。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孩子的灵气,不如说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凝聚力。好的父母,一定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丢给孩子一部手机。
一部小小的手机,藏着父母的教育哲学,更藏着孩子的未来。
为人父母都要对自己的儿女负责,从他们的长远发展考虑,做好孩子的榜样,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怕麻烦的心里,抵抗自身的心理脆弱,正面、积极、正确引导,使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最后希望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关注、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