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心理学第一讲: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定义包括三个元素:(1)事物;所谓"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更准确地说,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2)所谓"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①区分性,②序列性或等级性,③等距性,④可加性,(3)所谓"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方法和规则。
二、测量要素(一)参照点,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
参照点有两种:①绝对零点,②相对零点即人定的参照点
﹣心理测量中多为相对零点
(二)单位,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确定的意义,②相同的价值
心理测量中单位不够完善。
三、测量瞩表,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一)命名量表,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量表形式。
(二)顺序量表
■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
■如学生的考试名次、工资级别、能力等级、对某事物的喜爱程度等。
(三)等距量表
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的零点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不能乘除
(四)等比量表
最高水平的量表
有相等的单位,有绝对的零点
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可以通过统计整理为等距量表。
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所谓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间接性
无法直接测量心理活动,只能通过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
(二)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无绝对标准,都是与团体或大多数人群的行为或人为标准相比较。
(三)客观性
即测验的标准化。
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对反应的量化(评分记分)是客观的。
■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三、按测验材科的严谨程度分类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一般智力:问卷法 投射法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一)智力测验
(二)特殊能力测验
(三)人格测验
(一)文字测验
(二)操作测验
也称非文字测验。
.不受文化因素限制
.学前儿童、不识字的成人
三、按测验材科的严谨程度
(一)客观测验
绝大多数测验为客观测验。
(二)投射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自由联想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一)个别测验:一对一
(二)团体测验:一对多或多对多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一)最高作为测验
要求受测者尽可能做出最好的回答。一般有时间限制,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为最高行为测验。
(二)典型行为测验
此类测验无正确答案,各种人格测验属于典型行为测验,一般无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