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简友写的一篇文,由此联想到年轻时的自己,面对孤独、困境,无力改变自己人生的痛苦,总是想要找寻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靠,迫切地想要卸载一些压迫,除了读书、写日记,还有交友,寻找另一半,以为这样,就可以有个分担的人。
尤其是爱情,以为亲密关系会带给自己充分的安全感、满足和偏爱,不止是物质,更有精神的抚慰。在美好的年华里,把所有的精力和能量都放在寻找、沉浸在那些以为能让自己永远幸福的爱情中,期待爱我的人可以全身心依赖。就像溺水者找到一根救命稻草,抱着它不撒手。
在亲密关系中,随意的小脾气,任性的争吵,对关爱的不满,无度地索取,消耗着对方,又增加了自己的烦恼。
爱情实质上并没有那么伟大坚固,很多时候,它连维系一段长久一点的关系都做不到。频繁的内耗像一场拉锯战,让双方都疲惫不堪。
亲密关系也没有那么全能,没有真正的自我内核,幻想在关系中得到他人的拯救,就是痛苦的开始。
人到中年才搞明白:这一生,我们终究是无法从任何的他人那里获得幸福圆满。
人到中年才明白:我们此生的安全感和满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爱情和亲密关系也是解决不了的。
如果自己不会自爱,不快乐没有光,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给自己带来爱、快乐和光明,即便是热恋中的情侣,婚姻中的伴侣。
如果不去关注、发展自我,总想着他人认可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分担自己的痛苦,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人到中年,在婚姻里各种内耗,在关系中各种纠结,各种焦虑各种的不如意......深层因素就是没有找到核心的自我。就好像每个人内心都是一个水槽,而你的水槽是空的,于是你总是期待有个人出现帮你注入很多的水来填满它,哪个人能承受?
努力用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自己的梦想,珍惜当下的每一个小确幸,去一点一滴注满自己的水槽 。
哪怕注得慢一些,哪怕一开始注得很痛苦,但这是重塑自我的过程。学着一点点开始自己注满自己的水槽,开始独立和自爱。